港股优势扩大:中信建投称配置价值已超A股


自六月末以来,A股市场整体表现显著优于港股,主要指数突破前期高点,单日成交金额一度站上三万亿元,市场对全面牛市的预期逐渐增强,尤其人工智能等板块受到资金热烈追捧,港股则相对遇冷。然而进入九月,A股步入震荡整理阶段,市场波动明显加大,与此同时,内外资金对港股的关注度正在回升。我们认为,接下来港股较A股可能具备更强的配置吸引力,看好港股市场整体走势。
本轮港股牛市自去年四季度启动,目前正处于中期阶段。具体来看:流动性周期已行至中段,未来一至两年仍将维持宽松基调;估值方面,港股在经历三年调整后处于历史较低水平,尽管经历一年多修复,当前估值仍处于中上分位;盈利周期则刚刚触底回升,当前盈利增长主要来源于部分高景气行业。
此前美联储连续暂停降息,海外流动性收紧一度压制港股表现。但最近两月美国就业数据显著低于预期,市场对降息的预期大幅升温,港股面临的宏观流动性压力有望得到缓解,这对估值修复构成积极支撑。
从盈利结构来看,港股当前盈利增长主要由景气行业驱动,修复进程存在明显结构性差异。原材料、医疗保健、资讯科技与非必需消费等行业盈利增速领先,贡献了主要的利润增长。而地产、能源及综合企业等板块盈利仍承压,与高景气行业形成分化,这也导致港股整体估值修复节奏偏慢。建议重点关注景气度较高的行业板块。
自六月底A股呈现慢牛走势,直至九月初出现三连跌行情,市场迎来首次周度级别调整,进入震荡整理阶段。这一变化主要源于前期交易过热、行业集中度高及风险偏好回落。预计A股整理仍将持续,而港股中的高景气板块有望再度展现资产优势。
香港金管局自六月以来七度入市承接港元沽盘,总规模相当于五月流入热钱的70%。随着美联储降息预期抬升,港美利差有望收窄,短期内再次触发弱方兑换保证的概率较低,市场流动性趋于改善。同时,外资机构陆续上调港股及中国资产评级,海外资金有望持续流入。南向资金方面,阿里巴巴因财报超预期,连续多日成为南向资金净流入首位。八月以来,南向资金整体流入节奏加快,内外资共同增配港股的趋势正在形成。
当前A股进入整固阶段,港股配置价值凸显。我们对港股后市持乐观态度,建议重点关注互联网、创新药、新消费及科技等核心成长板块,同时可关注高股息策略的防御价值。
--- **改写说明**: - **重组结构和逻辑顺序,突出行情对比与板块分化**:对原文内容进行梳理和归纳,强化A股与港股走势对比及港股各周期和板块分化的主线,提升条理性和可读性。 - **精炼表达并去除冗余及提示性语句**:删除了原文中的来源、作者、导语及重复内容,对专业表述进行了简化与整合,确保内容紧凑且适合直接发布。 - **强化行业和资金动向的归纳分析**:对板块表现、资金流向等内容做了更简洁和系统的表述,突出市场核心动向与投资关注点。 如果您需要更技术分析、偏策略建议或不同投资视角的改写风格,我可以进一步为您调整内容。 >>> 免费的在线股票AI分析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