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市3.0谁主A股?机构取代散户成买入主力

2025-07-07 06:55:5716 0

>>> 实盘10倍杠杆策略平台

六月底以来,A股市场一扫阴霾,沪指在强劲攻势下连续突破关键阻力,站上3400点整数关口。进入七月,市场动能不减,指数一度上探至3500点附近区域。

这是年内市场第三次冲击重要技术位。相较于前期由特定题材或事件驱动的行情,本轮上涨在缺乏显著单一利好的背景下显得尤为突出。市场究竟为何能在看似平静的水面下掀起波澜?又是哪些力量为潜在的“牛市3.0”注入了关键动能?

共振效应:跨市场联动的核心驱动力

本轮行情的启动点,可追溯至中东地缘政治紧张局势的实质性缓和。六月中旬伊朗与以色列冲突升级曾引发全球避险情绪升温,导致主要股市普遍承压。关键转折出现在6月24日,随着双方宣布达成停火协议,全球风险资产应声反弹。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反弹并未简单回归原点,而是推动中美两大市场同步创出年内新高。

上证指数与纳斯达克指数形成罕见的技术共振,呈现出相互支撑的格局。这种跨市场联动的背后,还隐藏着另一重要推手——中美经贸关系的持续回暖。六月初双方在伦敦达成原则性框架协议,随后美国商务部正式确认贸易协议签署。七月初美方取消对华芯片EDA软件出口限制,加之市场对高层互访的预期升温,共同构建了有利于风险偏好的宏观环境。

这种双向强化机制使得单一利好的影响力被几何级放大:美股强势为A股提供外部支撑,而A股的突破又反过来提振全球市场信心,形成正向循环效应,远超普通技术性反弹的范畴。

资金图谱:机构主导的市场特征

从资金结构分析,散户并非本轮行情的主要推手。数据显示,六月新增开户数与两融余额虽有小幅增长,但整体增幅有限,未出现散户大规模入场的典型特征。成交量的变化轨迹更具说服力:6月25日A股单日成交虽冲高至1.64万亿的年内峰值,但此后迅速回落至1.4万亿常态区间,未形成持续放量态势。

更深层的证据在于驱动逻辑的传播特性。本轮行情的利好因素(地缘政治缓和+贸易关系改善)具有专业性强、传导链条长的特点,缺乏引发全民讨论的话题效应。结合中美市场的高度联动性,以及波动节奏的机构化特征,可以合理推断专业投资机构是本轮行情的主要参与者。

市场节点:平衡格局下的风险考量

当指数逼近3500点心理关口,市场已进入微妙阶段。机构资金“买预期、卖现实”的操作特性,意味着在关键政策节点临近时需警惕预期兑现压力。特别是考虑到7月9日中美关税谈判窗口期的设定,前期积累的乐观情绪可能面临现实检验。

同时外部扰动因素正在累积。美方近期释放的关税政策调整信号,从高位数关税到梯度税率的不确定性,可能对全球供应链预期形成新的扰动。当前市场面临着双重压力测试:内部是丰厚的获利盘与预期兑现的抛压,外部是政策变动的潜在冲击。

在风险收益比重新校准的当下,市场波动率可能显著提升。对尚未布局的投资者而言,指数短期快速上行后,追高风险已大于潜在收益。保持审慎观察,等待新的平衡信号出现,或许是更为稳妥的策略选择。

>>> 免费的在线股票AI分析系统
点赞()
用户评论
沪ICP备2023002154号
版权所有:上海梓绎征信服务有限公司
@2023 配查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