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机构投资者可增配银行股 短期夯实估值下限


2024年A股银行板块资金配置呈现积极态势,机构投资者对42家上市银行的布局整体回暖。市场数据显示,被动型基金规模显著扩张并持续加仓银行股,主动型基金持仓比例稳步提升,保险资金增配潜力与意愿同步增强,北向资金持仓则由波动转向平稳并维持较高配置水平。展望后市,公募行业新规的积极效应与险资对稳定收益型权益资产的配置需求,将持续为银行股提供增量资金支撑。就投资策略而言,资金面构成长期支撑逻辑,短期内夯实估值底部;而银行股的核心投资逻辑在于净资产价值的重估。当前宏观政策与微观经营数据共同指向行业风险溢价回落,推动市场对银行净资产进行重新定价,这将成为2025年板块估值上行的核心驱动力。
◆ 银行股机构持仓全景:配置动能复苏
截至2024年末,42家A股上市银行总市值达13.6万亿元,其中A股自由流通市值约2.69万亿元。股东结构呈现两大特征:一是财政及国资背景的控股股东持股占比超60%,主导银行战略方向;二是机构投资者对流通盘影响力显著增强,四类核心机构(主动公募、被动基金、险资、北向资金)合计持有银行自由流通市值比例达23.9%。年内被动基金与北向资金成为增持主力,主动基金持仓亦连续回升,共同推动机构配置回暖。
◆ 主力资金动向:增持路径分化
被动基金:规模激增下的持续增配
2024年末被动指数基金净值同比大幅增长73.5%,银行股配置比例同步提升——占基金净值比重从年初4.82%升至7.32%,占行业自由流通市值比例从4.34%升至8.55%,显示系统性配置需求强劲。
主动基金:持仓量与占比双升
主动权益基金持有银行股市值从年初516亿元增至971亿元,占行业自由流通市值比例由2.38%提升至3.34%。估值修复为主要驱动因素,配置重点集中于高景气度银行及国有大行。
保险资金:权益配置空间可期
2025年一季度末险资运用余额超30万亿元,资产结构仍以固收类为主。在低利率环境下,通过FVOCI类资产增配权益的意愿显著提升。历史持仓显示,险资偏好将股份行纳入长期股权投资。
北向资金:持仓趋稳,结构优化
银行板块稳居北向资金第二大重仓行业。2024年下半年持仓虽有波动,但2025年以来趋于平稳。配置策略上持续青睐高股息国有银行及股份行,一季度更边际加仓高成长性银行。
◆ 资金面展望:增量空间明确
未来机构配置趋势呈现四大特征:被动基金增速料从高速转向稳健;公募新规将优化主动基金资产配置行为;险资对稳定收益资产的需求具有持续性;北向资金流向与宏观周期联动性增强。综合而言,险资权益仓位提升与公募高质量发展将形成长期资金支撑,短期则为板块估值构筑安全边际。
◆ 投资逻辑重构:净资产价值重估
当前银行资产质量总体平稳,对公不良生成率下行,零售信贷风险仍需关注。投资核心逻辑在于:宏观政策持续降低银行系统性风险溢价,推动市场对净资产进行重新定价,这构成2025年估值提升的本质动力。个股选择可沿两条主线布局:一是高性价比银行(2025年业绩增速领先、分红与估值优势显著);二是中长期配置品种(商业模式独特、ROE高且稳定、预期差较大的银行)。
◆ 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超预期下行;银行资产质量加速恶化;区域经济复苏不及预期;公司战略执行偏差;监管政策边际收紧。
>>> 免费的在线股票AI分析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