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美股交税正式启动,多人接到通知电话

2025-07-08 06:33:1827 0

>>> 实盘10倍杠杆策略平台

近年来,关于境外投资所得需申报纳税的消息时有传出,不少投资者并未特别在意。然而近期,部分投资者陆续收到了税务部门的直接通知,显示相关监管要求正切实落地。

多位投资者反馈,近期密集收到了税务局的短信或电话,被要求申报或补缴境外投资所得税。令人意外的是,税务部门能精准掌握个人境外账户的交易明细。一位投资者透露,税务人员直接报出了他2022年超千万元的交易流水、股息及利息数据,并明确需核查该年度情况。他推测,税务联系地点可能与开户时填写的账单地址有关。

更让一些投资者措手不及的是,即使投资年度整体亏损,仍需按要求完成申报流程并提交证明。目前通知范围似乎存在一定标准,有说法指向年度交易额超3000万港币或账户余额超600万港币的大户优先。但也有投资者反映,其资金量未达上述门槛,甚至被联系到工作单位要求上报收入。

已完成补缴的投资者直言负担沉重。例如,有夫妇因丈夫多年港股投资未盈利,却接到海淀税务所通知补税,多次奔波后仍无奈缴纳税款,感到“心疼到不能呼吸”。

根据补税经验分享,以下关键细节需特别注意:

1. 股息处理:2022-2024年取得的股息,无论该年度整体盈亏,均需按20%税率补税。若券商已代扣10%,提供凭证后补缴差额10%即可。

2. 盈利计税:仅针对当年实际卖出实现的盈利征税。计算方式为:当年卖出盈利总和减去当年卖出亏损总和,若结果为正值,则按20%缴税;为负值则无需缴纳。未卖出的浮盈不产生税负,体现了中国个税“实现制”原则。

3. 滞纳金:逾期申报将产生滞纳金,年化利率高达18%,自6月30日(个税汇算清缴截止日)起算。

4. 投资渠道:使用港股通渠道投资港股相对合算,且建议长期持有以减少交易频次。

5. A股通优惠:通过港股通买入的A股,其收益、亏损及股息均免征个人所得税。

6. 盈亏抵扣:亏损不得跨年度抵扣。

7. 申报途径:可通过个人所得税APP更正年度汇算,或直接前往税务局现场办理。

实际上,税务部门对居民境外收入的追缴工作早已启动。有投资者表示,其朋友去年即在个税APP收到境外收入申报提示但未理会,今年再次收到系统提醒后仍忽略,最终接到了税务部门的电话通知。据相关报道及税务系统人士透露,自2024年下半年起,地方税务部门已根据税务总局推送的名单,分批推进对居民境外个税的追缴工作,覆盖所有保留中国户籍的税务居民。

今年3月下旬,湖北、山东、浙江、上海四地税务机关几乎同步发布公告,宣布对取得境外收入未申报的纳税人开展风险应对。公告中展示了典型案例,其中湖北居民孙某某补缴税款及滞纳金高达141.3万元,浙江陈某某也补缴了12.72万元,并重申了居民需在取得境外所得的次年3月1日至6月30日内完成申报的法定义务。

追缴行动具有坚实的法律基础。富途、老虎证券等机构均表示,一直按监管要求向相关税务管辖区(如中国香港、新西兰)上报用户信息。我国税法明确规定,中国税收居民(包括有中国户籍者或在境内居住满183天者)的全球所得,包括境外工资、财产转让(如卖房炒股)收益、利息股息等,均需依法申报纳税。

业内人士分析,尽管法规长期存在,过去执行相对宽松,主要受限于跨境信息获取难度及特定经济考量。如今形势已变:中国自2014年加入CRS(共同申报准则),并于2018年启动首次信息交换,目前覆盖超百个国家/地区。CRS机制实现了涉税金融账户信息的国际自动交换,叠加国内税收系统全面数字化,监管能力获得质的飞跃。

面对日益强化的监管环境,专业人士建议投资者主动研究合法税收筹划,例如充分利用中国与其他国家/地区的双边税收协定,避免双重征税。提前规划、合规申报,方为境外投资的稳健之道。

>>> 免费的在线股票AI分析系统
点赞()
用户评论
沪ICP备2023002154号
版权所有:上海梓绎征信服务有限公司
@2023 配查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