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指数即将更新

2025-07-08 06:33:1825 0

>>> 实盘10倍杠杆策略平台

2025年7月7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同步宣布重要市场举措:将于7月21日正式推出聚焦创新型中小企业的专项指数体系。其中,上交所联合中证指数有限公司发布上证科创板专精特新指数、上证专精特新指数及中证专精特新100指数;深交所则联合深圳证券信息有限公司推出深证专精特新指数(代码:399268)和创业板专精特新指数(代码:399267)。

此次多维度指数体系的构建,旨在为资本市场提供精准反映专精特新企业群体表现的投资基准,引导金融资源向具备核心创新能力的优质中小企业集聚,全面支持其实现高质量发展。

A股专精特新企业生态全景

专精特新企业以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创新性为核心竞争力,而国家级"小巨人"企业更是该群体的标杆力量。这些企业深耕产业基础领域与产业链关键环节,凭借突出的技术实力、显著的细分市场占有率及卓越的经营效益获得广泛认可。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末,全国累计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1.46万家,其中登陆A股资本市场的已突破1000家。尽管整体市值规模相对有限(平均市值约67亿元),但其创新属性表现亮眼:2024年平均营业收入约13亿元,研发强度(10.4%)、毛利率(31.6%)及营收增长率(9.8%)三大核心指标均大幅超越A股整体均值。

从市场分布看,科创板展现出显著的"硬科技"企业吸引力——2019年以来,超过370家"小巨人"企业选择沪市上市,占同期同类上市公司总量的45.9%,其中科创板独占310余家。深交所则汇聚了503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占A股总量的47%,创业板以398家的数量占比达37%。

指数体系构建逻辑与特征

本次发布的指数采用差异化定位设计,精准刻画不同板块专精特新企业特质:

上证科创板专精特新指数精选50家头部科创板"小巨人"企业,样本合计覆盖该板块47.7%的总市值与41.9%的研发支出,21.2%的平均研发强度凸显科创板企业的创新浓度。

上证专精特新指数聚焦沪市优质标的,100家样本企业中科创板占比75%、主板占25%,样本总市值覆盖率达沪市专精特新企业的54.7%。

中证专精特新100指数横跨沪深北三大市场,按41:48:11的比例选取100家领军企业,对全市场专精特新企业的市值、营收、研发支出及净利润覆盖率分别达33.0%、20.9%、28.8%和40.0%,全景呈现跨市场分布格局。

深市双指数(深证专精特新、创业板专精特新)各选取100家高流动性企业,截至2025年6月末总市值分别达1.5万亿与1.3万亿元,近一年日均成交额均突破400亿元。历史回溯显示,自2018年底基日以来,两只指数年化收益率达8.3%和9.8%,显著优于同期沪深300指数(4.4%)。

深市样本企业创新成长特质突出:战略性新兴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权重占比超85%,2024年营收增速达14%-15%,近三年研发费用复合增长率接近20%。民营企业构成指数主力,83家(深证)和82家(创业板)民企权重占比近80%,彰显深市服务民营创新主体的显著成效。

赋能实体经济与投资生态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作为中小企业群体的先锋力量,在推动新型工业化、培育新质生产力方面发挥着关键支撑作用。此次指数体系的完善,将有效畅通资本与科技创新的对接通道:一方面为投资者提供多元化配置工具,另一方面助力科技金融与普惠金融服务能级提升。

据悉,上交所与中证指数公司将持续优化指数供给,丰富个人投资者资产配置选择,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培育价值投资理念。深交所亦明确表示,将加速开发专精特新等领域指数产品,撬动市场资源流向科技创新前沿阵地,为投资者共享创新成长红利构建高效载体。

>>> 免费的在线股票AI分析系统
点赞()
用户评论
沪ICP备2023002154号
版权所有:上海梓绎征信服务有限公司
@2023 配查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