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思科技港股首日涨4%,小米等浮盈,毛利率腰斩创新低

2025-07-09 12:16:4012 0

>>> 实盘10倍杠杆策略平台

好的,这是基于对原文理解后重新创作的文章,保留了语义标签,并确保原创性:

蓝思科技在推进IPO过程中,成功吸引了10家基石投资者,合计认购金额约1.91亿美元(折合14.99亿港元)。这份名单包括了多家知名机构:GreenBetter(小米集团旗下)认购1000万美元,世运线路板(世运电路旗下)同样认购1000万美元,UBSAM以5000万美元领投,Oaktree投入2500万美元,LMR认购3000万美元,Redwood(金涌投资旗下)认购600万美元,QRT认购2000万美元,GBA基金通过PolyPlatinum平台认购1500万美元,无极资本借助Infini认购1500万美元,以及VeritionFund认购1000万美元。

尽管上市首日股价表现尚可,蓝思科技在复杂多变的商业环境中,其发展道路面临着多重显著挑战。

消费电子红海竞争加剧

消费电子领域,尤其是智能手机核心市场,竞争白热化且周期性特征显著。作为上游关键零部件供应商,蓝思科技在玻璃盖板领域虽拥有技术积淀和客户基础,但对手紧追不舍。其与伯恩光学在全球市场份额上势均力敌,在争夺如苹果等头部客户订单上竞争激烈。技术快速迭代带来持续压力,新材料、新工艺不断涌现。若蓝思科技无法快速将创新技术转化为产品优势,极易被对手超越。例如,在折叠屏手机核心材料超薄柔性玻璃(UTG)的量产工艺上,蓝思科技目前95%的良率虽领先行业平均水平(85%-90%),但此优势并不稳固。一旦竞争对手在良率或成本控制上实现突破,蓝思科技在该领域的市场份额将面临严重威胁。

智能汽车赛道技术狂奔

蓝思科技虽已成功打入智能汽车供应链,为特斯拉、比亚迪等超过30家车企供货,但该领域同样面临高强度竞争与技术飞速迭代的挑战。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高速发展,对车载电子设备的智能化、集成化要求持续提升,从智能座舱到自动驾驶辅助系统,技术革新层出不穷。蓝思科技必须维持高昂的研发投入,以匹配汽车行业的快节奏发展。例如,随着智能座舱交互模式从单一触控向手势、语音等多模态交互演进,公司必须不断升级其产品的交互能力,否则将难以满足主机厂对座舱体验升级的需求,进而丧失在该领域的竞争力。

单一客户依赖埋藏隐患

对苹果公司的深度依赖是蓝思科技长期存在的重大风险点。2024年数据显示,苹果贡献了其近半营收(345.66亿元,占比49.95%)。这种过度依赖带来多重风险:苹果对供应链要求极其严苛,为维系合作,蓝思科技必须在良率与成本控制上保持领先,这迫使公司持续投入巨资研发(2024年研发费用达27.85亿元)。同时,为配合苹果需求,其资本开支也急剧膨胀(2025年第一季度投资活动现金流净流出31.25亿元)。截至2024年末,公司固定资产规模高达363.8亿元,占总资产约44.9%。庞大的固定资产不仅带来沉重折旧负担,更使公司在苹果订单波动时抗风险能力脆弱。若苹果订单缩减或将其移出供应链,公司盈利能力将遭受重创。

全球经济阴云带来不确定性

蓝思科技在全球拥有九个生产研发基地(含东南亚)及多个海外办事处(中国香港、美国、日韩等),但当前全球经济不确定性显著增加,对其构成挑战。汇率波动风险突出:人民币升值削弱其美元计价产品的出口竞争力,人民币贬值则推高海外原材料采购成本,挤压利润。地缘政治风险同样不容忽视,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可能导致贸易壁垒,阻碍其产品出口。例如,过往的政治压力曾促使苹果考虑供应链转移,此类变动若发生,将对蓝思科技的业务模式产生深远影响。

智能汽车业务增收难增利

蓝思科技智能汽车业务收入占比在2024年已突破20%,成为重要增长点。然而,受制于地域产能覆盖有限及下游车企激烈的价格战,该业务的毛利率水平较低且持续下滑,从2023年的15.46%降至2024年的10.17%。为扭转局面,公司正投入资金扩建产能和升级技术(如2025年3月启动的长沙车载玻璃等项目),但这反过来又加剧了公司的整体资金压力。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2024年整体毛利率仅为15.89%,创下自2015年上市以来的历史新低。

人形机器人征途道阻且长

在人形机器人领域,蓝思科技虽在核心零部件(如六维力矩传感器、行星滚柱丝杠)量产上取得进展,并与智元机器人等伙伴展开合作,但挑战依然巨大。技术层面,行业核心技术(如AI算法、高精度传感)尚未成熟,蓝思科技在AI算法等领域与国际顶尖水平存在差距。特斯拉等巨头凭借自动驾驶领域积累的数据和算法优势,在机器人的环境感知与决策规划上更具优势。市场层面,人形机器人产业尚处早期,规模有限。从工业场景向家庭服务、医疗等复杂场景拓展,面临高度定制化、严苛安全性与可靠性要求,蓝思科技的产品适配与市场拓展能力有待验证。此外,在与头部机器人公司的合作中,其议价能力和订单稳定性也存在不确定性。

>>> 免费的在线股票AI分析系统
点赞()
用户评论
沪ICP备2023002154号
版权所有:上海梓绎征信服务有限公司
@2023 配查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