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丰晋信基金换人后涨60%,新面孔能否持续成功?

2025-07-15 18:15:2511 0

>>> 实盘10倍杠杆策略平台

好的,这是基于对原文理解后,重新构思并原创撰写的新文章:

面对净值持续下行的基金,投资者内心的挣扎往往难以平息:是否应该继续坚守?持续亏损蚕食着信任,赎回似乎成了最直接的答案。

然而,市场总在周期中运行,低谷之后是否孕育着转机?怎样的基金能够在经历深度调整后,重新为持有人带来曙光?

当曾经耀眼的“明星基金经理”光环逐渐褪去,投资者面临新的抉择:在缺乏响亮个人品牌背书的情况下,基金的价值应如何评估?是基金公司的整体平台实力?是定期报告中展现的逻辑推演?还是穿透持仓、验证其投资方向的实际执行力?

汇丰晋信医疗先锋基金(012358.OF)提供了一个值得深思的案例。这只成立于2021年医药行业调整期的主题基金,经历了艰难的三年:2022年下跌26.58%,2023年下跌12.52%,2024年再度下跌19.82%。如此表现自然令众多投资者望而却步,甚至选择离场。

然而,转折在2025年到来。该基金年内逆势实现63.99%的惊人涨幅,彻底扭转了持续下跌的趋势,不仅成为汇丰晋信旗下年内收益最高的产品,其市场排名也由垫底位置跃升至前列。

细究其基金经理变动,一个显著特点是频繁更迭——四年间经历了四任基金经理。尤其在2024年末,公司做出一个大胆决定:撤下任职仅18个月、期间录得18.44%亏损的吴晓雯,将基金交予毫无公募基金管理经验的“新人”李博康。此后,基金净值开启了强劲的上升通道。

这一决策无疑充满冒险性——连续任用两位首次担纲基金经理的新人,且吴晓雯卸任后未再管理其他产品,显示公司对短期业绩的容忍度已近极限。

风险显而易见:将一只深陷困境的基金连续托付给两位“新手”,是否过于激进?但结果证明,李博康上任后,精准把握了2025年港股医药板块的估值修复机遇(如加仓三生制药、中国生物制药),并有效捕捉AI医疗、国际化等产业主线,实现了业绩的强势逆转。这背后,是其深厚的专业背景发挥了关键作用。

李博康的履历显示,他从医药行业顾问起步,历经卖方分析师、买方研究员,在医药领域垂直深耕十年,对行业的研发周期、政策演变有深刻理解。这使他区别于前任吴晓雯——尽管吴拥有北大生物医学学士学位,但其职业路径更偏向金融工程和跨领域投资(信托、证券资管、私募),在医药产业一线的深度研究经验相对不足。吴晓雯管理期间重仓创新药企(如迈威生物、恒瑞医药等),但在2024年医药行业受集采深化、出海受阻等冲击时,组合未能有效规避政策风险,导致显著亏损。

汇丰晋信的这次人事调整,核心在于追求极致的“专业适配性”。医药行业具有高研发壁垒、强政策敏感、子赛道分化显著等特征,对基金经理的产业认知深度要求极高。投资者期待的,正是一位真正“懂医药”——能够剖析研发管线、评估临床试验价值,而非简单押注赛道的基金经理。

更深层次看,这反映了市场趋势的转变:投资者不再仅仅追逐昙花一现的个人明星光环,而是越来越看重能够持续创造价值的专业体系和平台能力。汇丰晋信医疗先锋这只规模仅1.38亿的“迷你基”,通过两次启用新面孔实现业绩反转,成为“去IP化”时代的一个缩影。

汇丰晋信的探索不止于此,其更大的雄心或许体现在李博康的成长路径上——从行业顾问、卖方分析师到基金掌舵人。公司正尝试构建一套“专业新人+成熟方法论”的培育机制。

在方法论层面,李博康没有简单套用公司原有的PB-ROE模型(该模型在医药领域易陷入“价值陷阱”,如高ROE中药股受政策冲击估值崩塌),而是引入了集团在海外市场验证有效的“估值-盈利”(Profitability-Valuation)策略,并针对医药主题增加了盈利持续性维度进行改良。

更重要的是平台支持体系的赋能。汇丰晋信强大的工业化投研体系、内部数据库对行业的实时跟踪、以及综合分析公司治理、经营与财务的系统流程,为核心备选库的构建提供了坚实基础,极大地降低了新人的决策盲区。2025年上半年,汇丰晋信旗下40只基金中37只实现正收益,仅3只微亏,整体平台的稳定性超越了单一产品的个体波动。

李博康的成功并非孤例。他能在一只深陷泥潭的基金上迅速实现反转,展现出清晰的投资思路和果断的操作(如汰弱留强,清仓恒瑞医药等,聚焦泽璟制药、百利天恒等核心标的;大幅提升港股创新药配置,重仓药明康德H股;季报阐述的AI+医疗、国际化主线在持仓中高度一致),这不仅是个人能力的证明,更是其背后投研平台系统性培养和强大支持能力的体现。

汇丰晋信从任用吴晓雯的“半适配”试错,到李博康的精准匹配,展现的是“人岗契合”的力量。其大胆换人并取得成功,本质是平台对专业深度识别和赋能的胜利。那63.99%的涨幅,不仅是一次业绩反弹,更是一次投资逻辑的实证:当基金经理的名字不再成为焦点,基金公司的人才选拔机制、对特定行业的聚焦定力、以及敢于任用新人的勇气,正构筑起更为坚固的信任基石。

当前,基金行业“去明星化”趋势加速,投资者愈发关注“平台赋能下的可持续回报能力”。新锐基金经理如何持续创造价值?答案在于“变与不变”的平衡——投资策略需与时俱进(变),而支撑策略有效执行的专业体系和平台赋能则需要稳固可靠(不变)。

当“汇丰晋信医疗先锋”这一名称本身所代表的平台实力和主题聚焦,变得比任何一位在任基金经理的名字都更为醒目时,意味着信任正从个人向体系沉淀。

汇丰晋信医疗先锋的业绩逆转,是专业深度最终战胜市场噪音的有力例证。它昭示着:在成熟的体系支撑下,新锐力量同样能迅速绽放光芒,为持有人创造切实价值。

在创新药这条长跑赛道上,耐心本就是不可或缺的珍贵基因。而对于基金公司而言,真正的长期胜利,在于构建让每一颗具备潜力的新星都能在系统支持下持续发光的土壤。

投资者最终用真金白银选择的,从来不是不可复制的奇迹,而是建立在可验证、可持续基础之上的信任体系。

>>> 免费的在线股票AI分析系统
点赞()
用户评论
沪ICP备2023002154号
版权所有:上海梓绎征信服务有限公司
@2023 配查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