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情人士:体外公司深度介入娃哈哈供应链获利

2025-07-16 18:27:5313 0

>>> 实盘10倍杠杆策略平台

宗馥莉的破局之路

2024年3月,上海国际会议中心的灯光聚焦于演讲台。宗馥莉身着深色套装,站在中国饮料工业协会年会的聚光灯下。这是她在父亲宗庆后辞世后的首次公开亮相,台下交织着审视与期待的目光。电子屏上的演讲主题《扣准时代脉搏,践行新质生产》与她此刻的处境形成微妙呼应——这位自称行业"老兵"与接棒"新将"的掌舵者,正站在娃哈哈历史转折的激流中。

创业基因的萌芽

1982年杭州清泰街,宗馥莉的童年与三轮车上的作业本推销员父亲紧密相连。当娃哈哈在七年后诞生时,9岁的她已习惯独自留在空荡的幼儿园,背着书包走进父亲三楼的总经理办公室写作业。公司食堂的饭菜和大学生宿舍的喧闹,构成了她独特的成长记忆。

1998年,16岁的宗馥莉带着与父亲如出一辙的倔强远赴美国求学。"出去就要承担所有后果"的决然,塑造了她独立的商业人格。2004年学成归国时,面对诸多企二代对传统行业的畏难,她毅然扎进生产线,从基层开始熟悉这个用AD钙奶甜味浸润她童年的企业。

代际理念的碰撞

2013年"风云浙商"颁奖礼上,主持人问及父亲是否是其偶像,宗馥莉坦然回应:"是,也不是。我应该超越他!"台下宗庆后含笑鼓掌,而两代人的管理哲学差异已然显现。

当审批流程因"领导外出"停滞时,她直接追问为何不能远程处理;面对未达标的员工,她选择依规解约而非父亲式的温情回旋。这种被称作"打直球"的效率至上主义,常划破传统"家文化"的面纱。但随时间推移,她开始理解父亲平衡之道背后的智慧,管理风格逐渐从雷厉风行转向刚柔并济。

"随便你接班或不接班",父亲留下的选择题,实则是企业传承最艰深的考题。

独立试炼场

2007年成为关键转折点。宗庆后将新成立的宏胜饮料交给女儿独立运营,这家仅有一条灌装线的企业成为试验田。为采购德国设备,她连续谈判17小时;为新建生产基地,驻扎工地三个月直至投产。当同行质疑"大小姐担不了重任",她用浙商"四千精神"亲手搬运原料箱,与工人调试设备到深夜。

两年后,松源机械制造公司突破外企垄断实现模具自主研发。"中国工厂连瓶盖都要看人脸色,谈何竞争力?"她的坚持换来颠覆性突破。当宏胜跻身"中国制造业500强",宗庆后公开赞叹:"她公司的利润率比娃哈哈高。"

品牌焕新战

2018年,面对娃哈哈业绩增长乏力的困局,宗馥莉主动请缨品牌公关部部长。彼时消费者心中"会唱歌的水"已显疲态,她提出三大洞察:年轻群体从"拥有更多"转向"拥有更好",消费决策更重情感溢价而非物理高价,功能满足需升级为情感连接。

新官上任的三把火迅速点燃舆论:更换合作20年代言人王力宏,直言"他太老了";推出30元KellyOne定制果蔬汁突破价格天花板;跨界联名AD钙奶月饼与营养快线彩妆。经销商抱怨"瓶子太贵",老员工批评"丢了本色",网友调侃"不懂市场",但宗馥莉清楚这是品牌年轻化必须支付的入场费。

变革成效逐渐显现:AD钙奶登陆B站盛典,营养快线新包装引发宗庆后微博互动,英雄联盟职业联赛合作深化年轻认同。2020年宗庆后开启人生首次直播,3小时107万观看量的背后,是父女两代人对渠道变革的共识融合。

治理深水区

2024年2月宗庆后离世,追思会上宗馥莉誓言"用双手续写饮料传奇"。但接任副董事长仅145天,辞职风波骤起。网传内部信直指"股东质疑导致管理推进困难",同时曝光的举报信指控其架空老员工、替换管理层。彼时她虽接手父亲名下20余家企业股权,却仍未获集团董事长职位。

风暴核心直指治理结构矛盾:她要求延长工时引发裁员传闻,30多名中层突遭降级,宏胜系高管入驻导致老臣离职。更深的暗礁浮出水面——推动上市需削减股东数量,而国资第一大股东地位使改革举步维艰。联营体渠道模式在新时代显疲态,消费者不再盲从渠道推力,这使依赖传统经销体系的娃哈哈面临根本挑战。

当叔叔在朋友圈劝诫"不应只求规模利润",宗馥莉的抉择愈发艰难:放弃革新便违背创业基因,坚持改革则需直面利益重组之痛。

重构进行时

2025年风波再起:今麦郎代工事件引发质量质疑,15家体系工厂停产触发员工维权。天眼查显示,6月宗馥莉正式接任娃哈哈实业法人及董事长,同时宏胜系深度介入产供销环节的争议浮出水面。

《经济参考报》整版报道《娃哈哈"体外"迷局待解》揭开更大波澜:387件"娃哈哈"商标转移计划被国资叫停,宏胜转而注册"娃小哈"新商标。国资权益悬空与品牌信任危机背后,是控制权争夺与治理合规性的深层博弈。

在清泰街160号老总部,紧锁的铁门内"励精图治 艰苦奋斗"的标语依然清晰。这座宗庆后留下的精神灯塔,此刻照亮的是治理结构再造、代际传承平衡、传统模式转型的三重挑战。宗馥莉的每一步改革——人事更迭、资源整合、品牌重构、渠道优化——都在寻找国资监管、利益格局、品牌信任的微妙平衡点。

当增长曲线与治理裂缝并存,这位"创二代"的终极考验,或许不是如何赢得战争,而是能否在深水区开辟让传统巨头重焕生机的第三条路。

>>> 免费的在线股票AI分析系统
点赞()
用户评论
沪ICP备2023002154号
版权所有:上海梓绎征信服务有限公司
@2023 配查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