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基建投资重估,聚焦雅下工程


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于7月19日正式启动,国务院总理李强亲临西藏林芝出席开工仪式。这项总投资约1.2万亿元的超级工程,不仅刷新了我国单体基建项目投资纪录,更将深刻重塑区域产业链格局。
工程规模与技术挑战
项目采用截弯取直、隧洞引水方案建设5座梯级电站,总装机容量达6000万千瓦,年发电量约3000亿千瓦时。工程区位于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带,地震烈度达Ⅷ度,复杂地质条件对地基处理、爆破施工提出极高要求。为保障建设,国务院专门批准组建中国雅江集团,统筹工程开发运营。
产业链多维机遇
基础建材领域将迎来结构性增长:
1. 地基处理市场规模或超千亿元,具备高原施工经验的企业优势显著;
2. 民爆物资需求激增,预计工程需炸药近30万吨、雷管超1亿发,高原运输壁垒强化本地企业竞争力;
3. 水泥供需格局剧变,工程将带动4700万吨增量需求,年化消耗约500万吨。西藏水泥市场因运输半径限制形成天然屏障,当前CR3达73%,区域龙头企业受益明确;
4. 工程承包市场空间约8400亿元,施工辅助、机电安装等细分环节价值凸显。
能源系统变革
项目单位造价预计达2万元/千瓦,叠加超0.1元/千瓦时的输电成本,短期经济性承压。但动态视角下,三方面因素将优化平衡:
- 沿海高电价区域消纳能力与电力市场化改革推进;
- 配套新能源项目摊薄综合成本;
- 特高压技术突破支撑电力外送,藏东南-粤港澳大湾区柔性直流工程已率先落地。
区域经济催化
西藏固定资产投资连续两年增速超全国平均水平15个百分点以上,水电工程将进一步强化增长动能:
1. 水泥需求弹性显著,预计2026年区内需求量将提升25-30%,价格溢价空间持续;
2. 电网升级加速,柔直技术应用比例有望提升,带动高端电力设备需求;
3. 清洁电力外送与本地消纳结合,改善西藏能源结构。
风险提示
工程建设进度滞后、资金到位不及预期、极端地质灾害、原材料价格波动、电力市场化改革放缓。
核心受益方向
- 高原特种建材供应商
- 民爆物资区域龙头
- 水电核心设备制造商
- 特高压技术解决方案商
- 西藏基建工程承包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