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迅雷前瞻下半年经济政策新动向


2025年作为“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上半年GDP增速达5.3%,为实现全年5%的增长目标奠定基础,下半年政策支持力度预计将延续。按照经济治理惯例,季度首月的重要会议往往为后续政策定调,7月末的政治局会议因此成为观察下半年经济政策走向的关键窗口。
超预期增长背后的结构性压力
尽管上半年实际GDP同比增长5.3%(一季度5.4%、二季度5.2%),但价格指标揭示深层隐忧:二季度GDP平减指数同比下降1.2%,连续9个季度处于负值区间,导致名义GDP增速仅3.9%,供需失衡问题持续显现。
增长动力的双引擎解析
政策前置发力构成首要支撑。2024年末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立“能早则早”原则,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强化政策时效性,推动财政与产业政策在上半年集中释放效能。
消费端则受益于“以旧换新”政策的前置实施。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政策相关品类表现突出:家用电器、文化办公用品、通讯器材及家具类零售额分别攀升30.7%、25.4%、24.1%和22.9%。
投资与外贸的结构性特征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8%呈现分化态势:基础设施投资增4.6%,制造业投资升7.5%,房地产投资降11.2%。其中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以17.3%的增速贡献了86%的投资增长动能。
出口韧性则源于贸易多元化策略与关税博弈。上半年以美元计货物出口增长5.9%,对非洲、东盟、欧盟出口分别增长21.6%、13%和6.6%,有效缓冲了对美出口10.9%的降幅。月度数据揭示企业通过“抢出口”(3月对美出口增9.1%)和“抢转口”(4月起对东盟出口持续走高)应对贸易政策波动。
下半年增长面临四重挑战
一、消费政策效应递减。2024年1500亿以旧换新资金拉动下半年消费高基数,而2025年1380亿剩余资金规模较小,政策对社零的拉动作用或将减弱。
二、投资动能转换。设备更新资金2000亿中首批1730亿已投放,制造业投资在“反内卷”背景下趋谨慎。专项债结构显示:置换债发行进度达90%,新增项目债仅完成47%,预示基建投资需接续发力。
三、出口增速承压。关税豁免期结束、转口贸易监管趋严叠加圣诞订单前置,9月起出口增速可能回落。上半年净出口贡献31.2%经济增长的态势恐难持续。
四、房地产深度调整。二季度新房销售面积、销售额同比降幅扩大至3.5%和5.5%,70城二手房价格环比转负,行业仍处长周期下行通道。
增量政策工具箱前瞻
财政政策侧重结构优化:在赤字规模不变前提下,可能调整预算分配、提前下达2026年专项债额度,重点支持就业、外贸及中小企业账款清偿。相机抉择机制下,若三季度数据显著走弱,不排除增列赤字可能。
消费政策双向升级:优化以旧换新范围(纳入出口转内销商品、扩展至服务消费),系统清理购车购房限制。同步推进育儿补贴细则落地,探索养老再贷款工具,地方政府料加码消费券发放。
投资聚焦效能提升:8000亿“两重”项目清单全面下达,雅鲁藏布江水电工程启动建设。创新运用5000亿政策性金融工具,通过12倍杠杆效应重点支持科技创新、消费基础设施及绿色转型,配套PSL与财政贴息强化精准滴灌。
房地产实施精准纾困:城市更新聚焦老旧管网改造与智慧城市建设,专项债收购存量房转保障房加速推进。增量端着力“好房子”建设与现房销售推广,避免强刺激政策。
货币政策保持宽松基调:四季度或降准25基点,择机下调政策利率10-15基点。通过市场化机制引导存款利率下行,5000亿特别国债补充银行资本可释放5-6万亿信贷空间。汇率维持对美元稳定,适度增强非美货币弹性以利出口。
就业与产业政策协同:在PPI连续33个月负增长背景下,促就业优先于产能压缩。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方案聚焦结构优化,产能置换等深度调整措施将视市场效果择机推出。
结论:平衡术中的政策智慧
当前经济核心矛盾在于结构转型而非总量不足。下半年政策组合需在多重约束中寻求平衡:既要维持合理增速确保规划收官,又需防范债务风险;既通过“反内卷”提升供给质量,更需扩大需求缓解就业压力。7月政治局会议的政策定调,将决定这场精细平衡术的实施路径。
>>> 免费的在线股票AI分析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