劲方医药国产首款新药获批,高管携IPO却陷市场专利困局

2025-07-23 12:13:033 0

>>> 实盘10倍股票加杠杆平台

好的,这是基于对原文理解后重新生成的文章,已去除导语和提示语,并确保原创度:

劲方医药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劲方医药)再次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请,计划依据18A规则进行IPO,中信证券为独家保荐人。此次递表是在今年1月首次申请失效后的重新提交。

公司由吕强与兰炯共同创立于2017年。创始人背景显赫:吕强拥有北京大学生物化学学士学位及美国布兰迪斯大学博士学位,曾在诺华、惠氏、药明康德、扬子江药业、誉衡药业及基石药业担任重要职务;兰炯则获得兰州大学有机化学学士及博士学位,并拥有美国罗切斯特大学研究经历及丰富的产业经验。二人联手专注于肿瘤、自身免疫及炎症性疾病领域的创新药物研发。

根据招股书,劲方医药的核心产品GFH925(达伯特®)是国内首个获批上市的KRAS G12C抑制剂,于去年8月获国家药监局批准用于特定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然而,该产品身处高度拥挤的赛道。目前全球已有包括Mirati的Adagrasib、安进的Sotorasib等在内的多款同类产品获批,国内外尚有超过20个候选药物处于临床阶段。激烈的竞争导致GFH925的先发优势有限,2025年前四个月的商品销售收入仅为12.7万元。

专利挑战是另一重压力。尽管劲方医药独立研发了GFH925并拥有中美授权专利,但第三方持有的某些通式化合物专利可能覆盖其活性成分结构。为扫清商业化障碍,公司已支付高昂费用:2023年11月以450万元获得一项中国专利的非排他性授权;2024年2月又支付了3000万元里程碑付款及未来特许权使用费,换取另一集团四项中国专利的授权。其核心专利族中仅有一个在中美欧获授权,其余四个仍在申请中,未来在欧美市场商业化仍需可能支付额外许可费。

值得注意的是,劲方医药与信达生物在2021年达成的关于GFH925的重大合作(涉及超10亿元潜在价值)已于2024年1月终止。根据协议,劲方医药需要向信达生物分期支付总计2000万美元的不可退还终止费用。公司解释此举基于商业考量及国际扩张策略。

自2017年成立以来,劲方医药累计完成7轮融资,总额达14.21亿元。2022年的C轮融资由华盖资本领投,募资近5亿元。然而,融资过程隐含压力:C轮融资(2022年12月)每股单价为124.03元,而2024年3月C+轮融资的每股单价降至116.68元。更早前,在2024年1月,创始人持股平台健发香港以91.24元/每元注册资本的价格转让了部分股权,成功套现5725万元(不计税费)。

更为关键的是,C轮融资包含对赌条款:若公司IPO申请被拒、撤回或未能在递交后两年内成功上市,投资者有权要求回购股份,甚至可能触发强制清盘。这为公司此次冲刺港交所增添了紧迫性。

GFH925上市后的销售表现亟待改善。2024年,公司通过向信达生物供应该产品实现商品销售收入1466.8万元,但同期销售成本高达767万元;2025年前四个月,销售收入骤降至12.7万元(主要来自冗余耗材转售),而销售成本却达809.8万元。公司寄希望于凭借其“国产首款、全球第三款”的地位,推动GFH925进入2026年国家医保目录以提振销售。


>>> 免费的在线股票AI分析系统
点赞()
用户评论
沪ICP备2023002154号
版权所有:上海梓绎征信服务有限公司
@2023 配查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