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资券商角逐港股IPO 投行业务优势凸显


2025年香港资本市场迎来IPO热潮,募资规模重登全球榜首,中资证券机构在此轮增长中扮演关键引擎。以中金公司、中信证券为代表的头部券商表现尤为亮眼,前四强合计斩获港股IPO市场逾四成份额,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
市场数据显示,本年度至今共有51家企业在港交所主板挂牌,较去年同期增长近三成;融资总额突破1250亿港元,同比激增近六倍。中金公司以18单保荐项目领跑市场,中信证券、华泰证券及招商证券紧随其后,四家机构合计市占率达42.72%。值得注意的是,在宁德时代创纪录的全球年度最大IPO中,中金与中信建投共同担任保荐人;海天味业、三花智控等重磅项目亦由中资券商主导。
本土优势构筑竞争壁垒
专业机构指出,中资券商的核心竞争力植根于对中国企业的深度认知及境内外协同能力。中信建投证券港股业务负责人表示,本土投行通过与A股客户建立的长期合作关系,精准把握企业商业模式与监管环境,显著降低沟通成本。在服务网络层面,"境内-香港"一体化团队可实现A+H上市全流程无缝对接,大幅提升发行效率。
中金公司管理委员会成员强调,中资机构在跨境资本运作中具有独特价值:"我们凭借对中国企业的深刻理解,精准衔接企业核心优势与国际资本需求,构建具有本土特色的投资叙事逻辑。特别是在亚洲投资者日益主导港股IPO的背景下,中资投行对区域投资者偏好与决策机制的洞察,成为项目成功的关键要素。"
战略布局深化领先地位
面对持续升温的A+H上市需求,头部券商正加速完善全球化布局。中信建投证券透露,将通过深化"行业+区域+产品"三维矩阵,重点布局TMT、生物科技、先进制造等热门赛道,捕捉港股估值修复窗口期。中信证券则持续推进"香港-亚太-欧美"三步走战略,其国际业务收入已创历史新高。
多家券商在发展战略中凸显科技赋能与区域深耕。广发证券表示将加速投行业务数字化转型,同时强化大湾区战略布局;华泰证券正通过境内外一体化协同机制,提升对高新技术企业的全周期服务能力。行业分析认为,随着中资券商持续加码跨境服务生态建设,港股市场的"中国优势"将得到进一步释放。
>>> 免费的在线股票AI分析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