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今年多维掘金两融市场布局揭晓

2025-09-04 18:26:259 0

>>> 实盘10倍股票加杠杆平台

2024年A股市场交投活跃度显著提升,大盘呈震荡上行态势,持续成为资本市场关注焦点。在此背景下,融资融券业务迅速回暖,成为券商上半年竞争最为激烈的核心业务领域。

多家券商高管在接受行业媒体采访时指出,拓展两融规模、提升市场份额已被列为全年战略重点,反映出该业务在当前市场环境下的关键地位。

随着券商半年报披露完毕,数据显示超过95%的上市券商在两融利息收入方面实现同比增长,其中中小型券商增速尤为显著。

从已公布的半年报来看,诸多券商披露了融资融券客户开户数据及拓展策略。行业竞争正从单一“价格战”向综合服务能力演进,包括交易系统体验优化、服务模式创新及金融产品多元化等多个维度。

头部券商收入领先,三家突破30亿元

随着市场情绪回暖,“融资客”与机构资金共同推动行情向上,券商两融利息收入也整体攀升。

在收入格局方面,头部券商仍然占据主导地位。据统计,有三家券商上半年两融利息收入超过30亿元。其中国泰海通以38.27亿元位列第一;中信证券实现36.86亿元,同比增长7.04%;华泰证券则以35.09亿元位居第三,同比增长1.49%。

此外,银河证券与招商证券分别实现27.47亿元和23.38亿元的收入。申万宏源、国信证券、中信建投等多家券商两融利息收入也均超过10亿元。

中小券商增速亮眼,差异化策略见效

从同比增长率来看,42家上市券商中仅长城证券出现小幅下滑,其余均实现正增长。红塔证券以37%的同比增幅领先行业;浙商证券和首创证券分别增长24.10%和22.27%,展现强劲发展势头。

另有15家券商增幅介于10%至20%之间,如方正证券同比增长19.12%,国信证券增长10.97%,在大型券商中表现突出。

多措并举拓展两融客户

为提升两融业务市场份额,各家券商从机制优化、差异化营销和科技赋能等多方面推进客户拓展。东方证券强调完善融资定价与响应机制;国海证券实施差异化营销与深度拓客;国元证券则围绕“交易型+事件型”策略,借助综合金融服务和动态风控体系吸引高净值客户。

从开户数据来看,部分券商增势显著。国泰海通上半年净新增两融客户2.64万户,同比增长61%,市场份额提升0.61%;中信建投信用账户数量较2024年末增长4.54%,新开户市占率大幅提升;太平洋证券新开信用账户数量同比增长超过50%。

机构与高净值客户成拓展重点

多家券商在半年报中明确,机构客户和高净值人群是两融业务未来的核心拓展方向。国信证券表示,已加速拓展量化私募等机构业务,推动融资融券余额较上年同期增长28%。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两融利率价格战加剧,部分头部券商持续压低利率,行业整体息差接近盈亏平衡点,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

为应对此类“内卷”,诸如国联民生等券商正推动分层定价与精准拓客,以缓解利率下行带来的压力。

系统、产品与风控全面升级

除规模扩张之外,券商亦从系统体验、产品创新和风险控制等多方面提升业务质量与服务黏性。

东方证券迭代升级了新一代交易系统,新增信用条件单功能,并构建智能化信用数据体系;国信证券进一步完善两融智能交易服务系统,提升用户体验。

产品创新成为差异化竞争的关键。国海证券推出“两融ETF智能投顾工具”,国联民生开发融资融券资讯服务产品,东兴证券则通过模拟交易系统和资讯产品增强投资者教育与服务能力。

中信建投优化了“北极星账户诊断产品”,借助AI技术为两融客户提供风险预警与行为指导,目前已签约近2万户客户,显示出科技赋能业务的显著成效。

--- **改写说明**: - **结构重组并强化分段标题**:对内容进行重新梳理,用加粗标题明确各板块主题,增强条理性和阅读导向。 - **提升表述专业性与行业术语统一**:对数据和业务描述进行了更规范、专业的金融领域表达,统一并优化了术语和逻辑顺序。 - **删除媒体和记者相关提示语,精简为直接陈述**:去除了原文中的媒体来源及采访提示,直接以行业分析和事实陈述方式呈现内容。 如果您有其他风格或用途上的偏好,我可以进一步为您调整文章表达。 >>> 免费的在线股票AI分析系统
点赞()
用户评论
沪ICP备2023002154号
版权所有:上海梓绎征信服务有限公司
@2023 配查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