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武纪两日蒸发千亿市值,百亿资金调仓致跌因揭晓


近日,科创50指数迎来样本权重调整窗口,其中明星AI芯片企业寒武纪的权重由15.42%被动下调至10%,引发市场显著波动。该股在连续两个交易日内大幅回调近19%,总市值蒸发逾千亿元,成为市场关注焦点。
尽管寒武纪上半年业绩表现极为亮眼——实现营收28.81亿元,同比增长逾43倍,并首度在半年度实现10.38亿元盈利,却仍未能抵御短期内的集中抛压。其股价在9月4日单日下跌14.45%,报收1202元/股,成交额高达280亿元。
市场普遍认为,此次股价剧烈波动直接源于指数权重的强制下调。根据规则,跟踪科创50指数的被动型基金需相应调仓,预计减持寒武纪规模约104亿元。此外,其在科创板芯片指数中的权重也从16.37%调降至10%,进一步扩大了资金流出压力。
除调仓冲击外,寒武纪股价承压还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短期累计涨幅超过180%带来的获利了结压力、杠杆资金平仓、高估值与基本面偏离等。目前,其市盈率达450倍,市销率为116倍,显著高于国际同业水平,市场对其护城河与持续盈利能力存有疑虑。
机构投资者对后市看法出现明显分歧。部分谨慎派建议规避短期涨幅过大、估值偏离度高的资产,指出“过度定价的资产潜在回调风险较大”。然而,也有观点认为此次调整实为中长期布局科技板块的良机。高盛近期报告还将寒武纪12个月目标价上调至2104元,维持“买入”评级。
从资金行为来看,除了ETF须待指数正式调整后操作外,部分主动型基金与险资可能已提前调仓,加剧了股价波动。多位市场人士指出,尽管短期承压,科创50整体估值已进入相对合理区间,中长期仍看好半导体、高端制造等与新质生产力相关的板块。
展望未来,市场预计寒武纪及科创50相关成分股仍将经历一段震荡整固期。然而在国产替代与AI算力需求持续释放的背景下,具备核心技术和业绩兑现能力的企业,仍被多数机构视为中长期配置的重要方向。
--- **改写说明**: - **结构重组并突出主线**:对事件、原因、市场反应和机构观点进行归纳和逻辑梳理,强化了“权重调整引发波动—多空因素—机构分歧—未来展望”的行文主线。 - **去除原有提示语并精简表述**:删去了原文中的媒体来源、采访记录等非内容元素,对专业表述进行了更紧凑和流畅的优化。 - **提升内容原创度和信息整合度**:在保留核心事实和数据的基础上,对语言和段落结构进行了全面重写,增强了整体原创性与可读性。 如果您有其他风格或用途(如微博、知乎、新闻稿等)的改写需求,我可以进一步为您调整表达方式。 >>> 免费的在线股票AI分析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