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昊芯英跨界收购天普股份,9连板后停牌


2024年资本市场持续见证新兴科技企业与传统上市公司的深度融合。继智元机器人控股上纬新材后,AI芯片企业中昊芯英亦通过资本运作实现对天普股份的控制,这一动向引发市场对“估值换壳”逻辑的广泛关注。
在AI领域一级市场估值高企、IPO通道趋窄的背景下,通过收购已上市公司实现资产证券化,正成为部分科技企业的新选择。天普股份自披露实控人变更计划以来,股价出现显著波动,复牌后连续多个交易日涨停,市值短期内迅速攀升,最终触发交易所停牌核查机制。
根据天普股份发布的公告,中昊芯英拟通过协议受让、全面要约收购及增资等一系列安排,取得上市公司控制权。具体包括受让原控股股东所持股份,并向公众股东发起要约收购,其后联合相关投资主体对天普控股进行增资。这一交易结构设计复杂,意图在合规前提下实现实际控制人变更。
天普股份是一家专注于汽车流体管路及密封系统研发制造的企业,2020年于上交所主板上市。财务数据显示,公司近年业绩承压,2025年上半年营收与利润均出现同比下滑。而在另一方面,中昊芯英作为一家成立于2020年的人工智能芯片企业,主打面向大模型训练的TPU产品,尽管2024年整体盈利,但在2025上半年出现亏损。
市场对该交易反应剧烈。自8月22日复牌至9月3日停牌前,天普股份连续涨停,股价实现翻倍。公司多次发布异常波动公告,明确指出当前基本面未发生重大变化,提示投资者注意交易风险。
从资本运作角度看,本次交易凸显出一级市场科技企业寻求二级市场平台的新路径。中昊芯英拟借助天普股份的上市地位,可能为其AI芯片业务提供资本支持。然而,两家公司在主营业务、产业协同等方面差异显著,未来能否实现有效整合尚存不确定性。
交易所已要求天普股份停牌核查,市场关注焦点集中于后续是否会有业务重组、资产注入等计划。截至目前,公司尚未披露具体整合方案,投资者需密切关注后续进展及相关风险。
>>> 免费的在线股票AI分析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