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市风格分化与切换:国金策略分析


在牛市演进过程中,市场风格的波动与轮动往往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焦点。当成长与价值风格出现分化迹象时,一个核心问题浮现:在趋势向上的市场中,进行风格调整是否具备实质意义?历史经验表明,季度级别的风格转换可能带来超过20%的相对收益,这种幅度在策略层面不容忽视。当前,估值与成交热度的极端分化已初步满足风格切换的条件,但基本面相对优势的逆转尚未明朗。值得注意的是,资金行为可能领先于基本面变化——近期均衡型投资者明显从价值转向成长,而年末考核压力的临近可能加剧这一趋势。
一、牛市中的风格切换是否值得关注?
传统观点认为,风格大周期转换多伴随牛熊市转换,在牛市环境中坚守主赛道被视为最优策略。然而,这种思路可能忽略风格轮动带来的超额收益与风险控制机会。本文聚焦牛市背景下的风格切换,重点分析成长与价值风格的季度级别轮动效益。回溯2000年以来的六轮牛市(含本轮),除2005-2007年外,其余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风格切换。典型案例如2009年5-7月、2014年10-12月及2016年7月后的行情,切换周期均持续至少一个季度,价值风格相对成长的收益增幅超过20%。2020年至2021年期间虽频繁出现风格反复,但波动幅度有限。由此可见,牛市中的风格切换具备显著的策略价值。
二、当前风格切换信号的解读
本轮风格分化主要体现在成长与价值之间:2024年9月至2025年10月,TMT指数相对国证价值的收益差达81%,而大小盘风格差异仅为21%。这种分化本质是产业趋势与宏观经济的博弈结果,最终体现为估值与成交热度的两极分化。历史显示,牛市风格切换通常由三大因素触发:
1. 盈利相对优势逆转:宏观环境变化导致价值风格盈利预期改善,例如2014年的政策宽松与2020年的疫后复苏。当前价值风格的盈利优势尚未形成,需关注后续基本面预期变化;
2. 估值极端分化:成长风格估值波动率显著高于价值风格,当前成长相对于价值的估值扩张已超越2020年水平,接近2015年牛市中后期峰值;
3. 交易拥挤度:9月底成长与价值成交额占比差值虽未突破2025年峰值,但已逼近2021年高点,处于2019年以来96%分位数的高位。
综合判断,估值与交易拥挤度已满足切换条件,但基本面信号仍需验证。
三、投资者行为视角的风格切换验证
指数收益与投资者实际收益存在差异。数据显示,2014-2015年牛市虽呈现最大风格分化,但2019-2021年期间成长与价值风格基金经理的收益差更为显著。本轮分化在9月底接近2014-2015年峰值,但距2021年极致化“抱团”行情仍有距离。更具启示性的是均衡型投资者的行为变化:2025年7月前其配置更贴近价值风格,8月起明显偏向成长。这种转向往往预示风格切换的强化,历史上2019-2020年的类似行为曾引发风格反复。从基金业绩表现看,2024年9月至2025年9月期间,基金收益率中位数与波动率均处于历史高位,而10月以来三项指标同步回落,暗示风格收敛正在发生。
风险提示
历史经验不可简单外推;基本面比较优势尚未形成实质性逆转。
报告信息
证券研究报告:《A股策略专题20251021:牛市中的风格分化与切换》
对外发布时间:2025年10月21日
报告发布机构: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证券分析师:方智勇 SAC执业编号:S1130525070001
证券分析师:牟一凌 SAC执业编号:S1130525060002
>>> 免费的在线股票AI分析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