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大讯飞高管高薪,前三季扣非亏超3亿,政府补助粉饰业绩

2025-10-23 06:42:294 0

>>> 实盘10倍股票加杠杆平台

作为国内人工智能行业的代表性企业,科大讯飞近期披露的财务数据引发了市场对其真实盈利能力的广泛关注。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显示,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幅提升202%,但这一表面增长主要依赖于政府补助的支撑,核心业务的盈利质量令人担忧。

具体来看,第三季度1.72亿元的归母净利润中,政府补助贡献了1.81亿元,占比超过105%。若剔除这部分非经常性收益,公司的实际经营状况便显得不容乐观。前三季度累计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亏损达3.38亿元,反映出主营业务尚未形成健康的利润闭环。

从营收角度分析,第三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0.02%,但毛利润增速仅为8.6%,低于营收增幅。这一现象表明,公司在规模扩张的同时,未能有效提升核心业务的盈利能力,成本控制或产品竞争力可能存在短板。

在人工智能技术商业化落地面临挑战的行业背景下,科大讯飞对政府补助的深度依赖已成为其业绩的潜在风险。一旦外部支持政策发生变化,公司净利润可能迅速由正转负,暴露出内生增长动力的不足。

与此同时,科大讯飞旗下学习机产品频遭消费者投诉,涉及硬件质量、软件功能及售后服务等多个环节。有用户反映设备出现无法联网、屏幕花屏等故障,维修费用高昂且售后响应迟缓。更严重的是,作业批改功能出现误判,正确题目被错误标记,对学生的学习过程造成了干扰。

这些投诉不仅揭示了产品在品控和技术落地方面的缺陷,也削弱了品牌在教育硬件市场的信任度。在家长对产品质量高度敏感的细分领域,此类问题的持续发酵可能直接影响公司的市场份额和溢价能力。

另一方面,公司治理结构也受到市场质疑。在扣非净利润亏损的背景下,高管薪酬仍维持高位,董事长刘庆峰年薪390万元,董秘江涛年薪200万元,多位副总裁年薪超过200万元。这种薪酬水平与股东回报之间的失衡,引发了投资者对资源分配合理性的担忧。

更引人关注的是,科大讯飞在经营承压之际启动了40亿元的定增计划,其中部分资金拟用于补充流动资金。这一举措在盈利能力不足的背景下,进一步加剧了市场对其资金使用效率和管理层决策动机的疑问。

综合来看,科大讯飞当前面临的挑战是多方面的:政府补助难以长期掩盖盈利困境,学习机产品信任危机亟待解决,高管薪酬与业绩表现的脱节也需要结构性调整。在人工智能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下,公司需要在技术创新、成本控制和治理优化之间找到更可持续的平衡点。

>>> 免费的在线股票AI分析系统
点赞()
用户评论
沪ICP备2023002154号
版权所有:上海梓绎征信服务有限公司
@2023 配查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