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2026年降息计划:连续行动预期或难实现
4
0
在当前的金融环境中,市场参与者正将目光投向2026年,普遍预期美联储将开启一轮渐进而持续的降息周期,为历经多年紧缩政策的投资者提供缓冲空间。这种乐观情绪在衍生品市场中体现得尤为明显,期货与期权合约的定价显示,到2026年末,基准利率可能回落至2.75%至3.0%的区间,较现有水平下降超过1个百分点。
多家华尔街机构也呼应了这一展望。花旗集团指出,劳动力市场走弱可能促使美联储在年底及明年初连续降息;万神殿宏观经济咨询公司预测2025年将出现至少三次调整;而摩根士丹利则预计更频繁的宽松举措,以应对经济增长放缓和通胀压力缓解的局面。
然而,美联储自身的信号却与市场热情形成反差。政策制定者近期发布的预测中值显示,2026年利率可能维持在3.4%左右,远高于市场预期。这一差距凸显了双方对经济路径的根本分歧——投资者憧憬利率稳步下行,而官员们则强调需保持耐心,在每次调整后留出观察期。
美联储的审慎源于其双重政策目标。当前核心通胀率仍高于2%的长期锚定值,失业率虽略有上升但未呈现危机态势。这使得央行更倾向于维持限制性政策立场,而非急于放松。
近期数据加剧了这种复杂性。9月通胀读数低于预期,强化了近期降息的可能性,但关税政策与消费动能变化仍构成不确定性。值得注意的是,美联储的季度预测实为官员个人观点的集合,而非集体决议,但其仍被视为窥探政策方向的重要窗口。
更深远的影响来自治理结构的变化。2026年美联储理事会将迎来多名新成员,包括可能由下任总统提名的席位。同时,针对现任理事的法律争议也可能改变内部权力平衡。正如分析人士所指,人事变动往往直接塑造政策走向,新组成的决策层或倾向于更激进的宽松策略。
另一方面,轮值投票委员的构成也将影响决策节奏。明年获得投票权的地区联储主席中,既有关注通胀风险的鹰派代表,也有强调数据依赖的务实派。这种组合降低了按预设路径行事的可能性,正如克利夫兰联储主席近期所言,维持政策限制性是确保通胀回归目标的关键。
经济基本面同样暗藏变数。虽然消费支出仍具韧性,但其增速已显疲态;劳动力市场虽未恶化,但裁员数据与失业率上升值得警惕。若就业形势进一步松动,降息幅度可能超出预期。
部分分析师则持更保守的立场。美国世纪投资公司认为,2026年可能仅出现一次降息,因经济可能在政策刺激下重现活力。这种观点暗示,美联储的宽松周期或将呈现“走停走”模式,而非直线下行。
总体而言,2026年的货币政策更可能是一场动态博弈——在数据驱动下间歇性调整,而非遵循市场预设的线性轨迹。这场关于节奏与幅度的认知差异,将成为未来两年金融市场的核心叙事。
>>> 免费的在线股票AI分析系统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