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宏基:11年前隐患再现,K金巨头再陷危机

2025-11-04 06:46:3219 0

>>> 实盘10倍股票加杠杆平台

在全球金价持续攀升的背景下,中国黄金消费市场呈现出金额增长而销量收缩的独特态势。根据行业统计,2025年第三季度国内黄金零售总额突破1200亿元,创下历史同期最高纪录,但同期黄金实际消费重量却出现小幅下滑。这一矛盾现象折射出当前黄金市场的复杂格局——在高金价环境中,消费者更倾向于将黄金视为保值工具而非普通消费品。

然而市场繁荣背后,部分企业的经营表现却与行业趋势背道而驰。以时尚珠宝见长的潮宏基最新财报显示,公司第三季度在营收增长的情况下竟出现净利润亏损,单日市值蒸发近12亿元。这种“增收不增利”的现象引发市场广泛关注,其根源可追溯至十一年前的一次战略收购。

2014年,潮宏基为拓展消费场景,斥资收购菲安妮女包品牌,由此形成超过11亿元的商誉资产。历经多年经营,该品牌始终未能突破中低端市场困局,导致公司连续多个会计年度计提商誉减值。最新季度再次计提1.71亿元减值准备,直接吞噬了当季利润。值得注意的是,经过多次减值后,该项商誉账面价值已降至3.39亿元,其对未来业绩的拖累效应或将逐步减弱。

若剔除商誉减值影响,潮宏基主营业务实则呈现强劲增长态势。前三季度主营利润同比增长超50%,第三季度单季增幅更达81%。这种业绩分化凸显出企业战略决策的长期影响,也反映出珠宝行业转型过程中的阵痛。

作为曾经的“K金之王”,潮宏基在消费趋势变革中积极求变。面对年轻消费群体从时尚K金转向保值黄金的偏好转变,公司快速调整产品结构。数据显示,其黄金珠宝收入占比已从2020年的20%提升至近期的44.6%,几乎与时尚珠宝业务平分秋色。为增强市场竞争力,公司携手环球影城、三丽鸥等知名IP推出400余个联名产品,通过社交营销成功吸引年轻客群。

但转型之路充满挑战。尽管营收规模从2022年的44亿元攀升至65亿元,公司毛利率却从29.3%下滑至22.6%,折射出黄金珠宝行业同质化竞争加剧的困境。与周大福、周大生等同行收缩门店的策略相反,潮宏基逆势扩张,截至2025年9月门店总数达1599家,较年初净增144家。这种扩张虽支撑了营收增长,却也加剧了利润压力。

更严峻的挑战来自知识产权领域。近年来,潮宏基相继遭遇宝格丽、卡地亚等国际品牌的侵权诉讼,索赔金额累计达千万元。虽然部分案件尚在审理中,但这些纠纷不仅可能带来直接经济损失,更对品牌形象构成潜在威胁。为此,公司近期明显加大研发投入,2025年前三季度研发费用已超去年全年总额,展现出提升原创设计能力的决心。

在深耕国内市场的同时,潮宏基将目光投向海外。公司正推进港股IPO计划,拟以东南亚为跳板实施全球化战略。然而其海外业务基础仍然薄弱,2024年境外收入仅占总额的0.41%,现有门店仅布局于东南亚非核心市场。计划进军的新加坡中央商务区不仅租金高昂,更面临早已扎根的国际品牌竞争,突围难度不容小觑。

资本市场信心也面临考验。合作二十余年的第二大股东近期连续减持,套现逾亿元,导致股价持续承压。叠加金价波动带来的毛利率压力、剩余商誉减值风险以及海外拓展的不确定性,潮宏基的未来发展仍面临多重挑战。如何在保持增长动力的同时提升盈利质量,将成为其转型成败的关键。

>>> 免费的在线股票AI分析系统
点赞()
用户评论
沪ICP备2023002154号
版权所有:上海梓绎征信服务有限公司
@2023 配查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