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法院裁决在即,特朗普关税长期存续或成定局
19
0
美国最高法院即将在周三就前总统特朗普时期的全球关税措施展开法律审查,这一事件正引发企业界、国际贸易组织及经济分析师的深度关注。尽管法律依据存在争议,但各方普遍预期这些关税政策将在未来较长时间内持续影响全球经济格局。
此前,下级法院已裁定特朗普在实施关税时超越了法定权限,但最高法院由六名保守派大法官主导,今年已在多起重大案件中支持其政策立场。本次听证会将聚焦特朗普政府是否能够依据1977年《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快速推行广泛关税措施。
若最高法院判定该法律不适用于关税征收,特朗普常用的贸易惩罚工具将面临失效风险。他在任期内多次援引此项法律,将美国长期贸易逆差和药物滥用问题列为“国家紧急状态”,从而为关税措施提供依据。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公开表示,即使最高法院否决基于IEEPA的关税授权,政府仍可转向其他法律条款,例如1974年《贸易法》第122条或1930年《关税法》第338条,这些条款允许在贸易失衡或歧视性行为情况下征收高额关税。
贝森特进一步强调,关税已成为特朗普经济政策的核心组成部分,并推动了与日本、欧盟等主要贸易伙伴的谈判进展。这些协议中的让步条款,如与越南、马来西亚等国达成的关税锁定框架,预计不会因最高法院裁决而逆转。
然而,关税政策的经济影响正逐渐显现。金融市场已适应现有关税环境,但若最高法院推翻相关措施,可能导致超过千亿美元的关税收入退款问题,并对财政赤字管理构成挑战。海关部门面临史无前例的退款流程,进口商需通过复杂申请程序寻求补偿。
此外,关税成本正通过供应链传导至消费者层面。牛津经济研究院分析指出,关税措施使近期通胀率额外上升0.4个百分点,超出美联储目标水平。企业财报显示,全球企业已披露超过350亿美元与关税相关的成本压力。
为应对这一新常态,部分企业开始调整全球生产布局。例如,OTC工业技术公司首席执行官比尔·卡纳迪表示,公司正考虑将高端制造迁回美国,同时将低价值环节转移至墨西哥,以构建更具韧性的供应链体系。
总体而言,最高法院的裁决不仅关乎法律授权问题,更将深刻影响美国贸易政策的未来方向、财政收入结构及全球商业生态的演变路径。
>>> 免费的在线股票AI分析系统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