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冲击下的投资机会分析


本报告分析师:孟 杰
摘要
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对中国输美商品加征34%额外关税的"对等贸易政策"即将生效,新关税计划将于4月9日正式实施。作为回应,中国商务部已于4月4日公布反制措施,决定自4月10日起对原产于美国的部分进口商品加征34%关税。
一、新关税政策的总量影响分析
我们认为,若此次对等关税政策持续实施,市场对于全球贸易和世界经济增速的预期将出现下调,同时对中国出口增长也将产生负面影响。然而,这将同步提升市场对于宽松货币政策与积极财政政策的期待。尽管面临外部挑战,我们认为中国持续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资产价值重估的中长期逻辑并不会因此改变。
二、行业影响的结构划分
直接影响领域:涉及对美出口的企业将受到显著冲击,主要涵盖家电、轻工制造、光模块、航海装备、消费电子、安防设备、锂电池、纺织制造以及机械设备(包括农机、通用设备和能源设备)等。
间接影响领域:周期性行业和制造业相关服务配套企业也将面临压力,涉及钢铁、煤炭、铜铝等行业,以及航运、港口和供应链物流等领域。
有限扰动且潜在受益领域:以内需为主的产业链将受到的影响较小,甚至可能因政策支持而获益。主要包括地产、基建链条,内需科技制造,内需消费(医美、社会服务、商贸零售、食品饮料、农业),医药行业(创新药、中药、药店、血液制品),金融服务业以及基础设施(电力、燃气、运营商)等。
相对利好领域:进口替代和自主可控领域的公司将面临发展机遇,包括半导体设备与制造、高端医疗设备、军工产业、信息创新产业、种业等领域。
三、新关税政策的市场影响评估
借鉴2019年中美贸易摩擦的经验,此次对等关税加征对市场估值的影响可能在短期内迅速显现。然而,随着国内稳增长政策的实施、产业瓶颈的突破以及中美关系的缓和,市场有望逐步恢复。相较于2019年,当前中国在政策应对方面更具经验和准备。
未来内需刺激政策的推出概率显著增加。首先,央行已多次表态将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择机实施降准降息;其次,美联储因美国衰退担忧可能加快降息步伐;最后,中国政府拥有充足的财政政策工具储备空间。同时需要关注全球贸易格局调整带来的新机遇。
我们维持"信心重估牛"的核心逻辑不变,认为关税摩擦不会改变市场中期向好趋势。那些与关税相关性较低、盈利确定性较强的品种,将更可能受益于流动性改善和政策支持,构成中期布局的战略机会。
四、行业配置建议:把握红利、绩优内需及自主可控三条主线
1. 红利板块:银行、电力、运营商、出版、公路等具有稳定收益特征的领域。
2. 绩优内需与政策预期:境外业务占比低且营收增长较快的行业,重点布局基建链(基建、水泥、电网设备、轨交设备)、地产链、休闲食品、旅游景区、医美、港股新消费以及国产AI产业链。
3. 自主可控主题:半导体(设备制造及国产芯片)、高端医疗设备、军工产业、信创领域和种业等具有战略意义的行业。
风险提示:内需政策效果不及预期、关税加征幅度显著超预期以及市场流动性风险等。 >>> 免费的在线股票AI分析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