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千问突围,与字节跳动激烈竞争
2
0
国内AI应用市场的竞争格局正在经历剧烈重构。随着阿里旗下千问应用的强势切入,长期由字节系产品主导的免费应用榜单被打破,一场围绕下一代智能入口的争夺战已拉开序幕。
这场变革始于十一月中旬的集中爆发。11月17日,千问正式亮相;次日,蚂蚁灵光同步登场。短短数日内,阿里系产品在App Store中国区免费榜前六名中强势占据两席,彻底改变了此前字节跳动旗下豆包、红果短剧、抖音商城等产品包揽前五的垄断局面。
更令人瞩目的是千问的成长速度。据官方数据披露,该应用公测首周下载量即突破千万大关,增长速度超越ChatGPT、Sora及DeepSeek等国内外同类产品,创下AI应用领域的新纪录。这一表现也直接反映在资本市场,阿里港股盘中一度大涨超6%。
从年初的AI基础设施建设,到年中的淘宝闪购业务拓展,再到如今举全集团之力打造的千问应用,阿里在2025年的战略布局明显加速,展现出不容有失的紧迫感。
战略重心转移
值得注意的是,千问的快速上位标志着阿里在C端AI战略上的重大调整。此前,夸克一直被定位为阿里在AI时代的关键入口,不仅获得了持续的资源投入,其负责人吴嘉也在今年3月被晋升为集团副总裁兼夸克CEO,直接向集团CEO吴泳铭汇报。
然而下半年开始,战略重心明显向千问倾斜。据报道,阿里从各地调集上百名工程师组成专项团队,在西溪园区进行封闭开发,产品统筹工作由集团层面直接主导,更名决策更是由CEO亲自拍板。
这种战略转向的背后,是对AI入口形态认知的深化。夸克作为功能丰富的工具型应用,尽管进行了全面的AI升级,但其复杂的产品体系难以让用户形成“AI本体”的认知。而千问凭借“对话即入口”的纯净设计,更符合用户对智能助手的直觉期待。
直面核心竞争
在确定新的战略方向后,阿里面临的最直接挑战来自字节跳动旗下的豆包。QuestMobile数据显示,豆包以1.72亿月活用户稳居行业首位,其与DeepSeek合计用户规模接近3.2亿,几乎覆盖国内网民的三分之一。
更让阿里警惕的是豆包在商业化方面的突破。双十一期间,豆包率先实现了AI与电商的深度整合——用户在咨询商品信息时,可直接在对话界面完成从比价到下单的全流程,无需跳转其他应用。这种将AI能力直接转化为商业价值的模式,精准击中了阿里的核心腹地。
这场竞争已超越单一产品层面,演变为两大生态系统的全面对垒。一边是阿里试图通过AI重建电商入口,另一边是字节凭借流量优势向AI领域渗透,双方在彼此的核心业务领域形成了犬牙交错的竞争态势。
破局之道
面对“是否来晚”的质疑,千问团队指出,目前国内尚未出现日活破亿的国民级AI应用,市场格局仍未定型。阿里在技术储备方面确实具备优势,Qwen系列模型在全球开源社区表现突出,累计下载量已突破6亿次。
但技术优势需要转化为用户体验。千问选择的差异化路径是“从对话到办事”,通过与淘宝、高德、闪购、支付宝等生态内产品的深度协同,解决用户实际生活场景中的需求。例如,当用户咨询婴儿护肤产品时,系统不仅能推荐合规商品,还能引导至附近的线下门店。
这种以高频场景撬动生态流量的策略,正是阿里最擅长的商业路径。然而历史经验表明,跨部门协同一直是阿里面临的挑战,千问能否突破这一瓶颈,将决定其最终的市场表现。
尽管前路充满不确定性,千问的初期表现已经为市场注入信心。分析人士认为,千问不仅是阿里在消费级AI领域的关键落子,更被视为公司重新定义增长曲线、争夺AI时代“入口权”的战略举措。其成败将直接影响阿里在未来数字生态中的站位。
在这场定义下一代数字生活入口的竞赛中,千问与豆包的对决才刚刚开始。而最终胜出的,必定是那个能最自然融入用户日常生活、最有效解决实际需求的产品。
>>> 免费的在线股票AI分析系统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