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级经济学家警告:美国通胀将继续冲高

2025-11-24 19:23:022 0

>>> 实盘10倍股票加杠杆平台

穆迪分析首席经济学家马克·赞迪强调,倘若前总统特朗普未在贸易和移民领域采取激进措施,美国当前的通胀压力或许不会如此严峻。

他在近期公开评论中指出,自新冠疫情爆发后,物价持续攀升,至今仍以“令人担忧”的速度上涨,导致许多美国家庭面临可负担性挑战。

“消费者价格指数已接近3%,明显高于美联储设定的目标,且多项指标显示未来通胀可能进一步加剧,”赞迪表示,“这本是可以避免的局面。”

尽管2022年通胀率曾高达9%,随后出现显著回落,且特朗普实施的关税政策最初未如预期般大幅推高物价,但自今年4月全球关税措施落地后,年化通胀率已重新抬头。

根据美国劳工统计局最新数据,9月消费者价格指数同比上升3%,较4月的2.3%呈现加速态势。

在4月之前,通胀原本呈现下行趋势,逐步向美联储2%的目标靠拢。

赞迪进一步解释:“然而,不断升级的关税壁垒、严苛的移民限制以及全球范围内的‘去全球化’动向,共同逆转了此前的进展,通胀可能在短期内持续居高不下。”

“高昂的生活成本,结合劳动力市场就业增长乏力、失业率上升及工资增速放缓,意味着中低收入群体的经济压力难以缓解。”

他预测,明年通胀率可能升至3.5%左右,随后虽有小幅回落,但仍将维持在3%以上。

与此形成对比的是,赞迪提出的假设情景——若未实施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并保持正常的移民流动——到2026年,通胀率可能稳定在2.25%附近。

另一方面,特朗普政府声称物价已得到有效控制,但却悄然取消了对咖啡、水果和牛肉等日常食品的部分进口关税。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在近日接受全国广播公司采访时,面对最新数据仍坚持认为,自4月以来通胀并未恶化。

他明确表示:“因此,通胀实际上并未上升。”并补充道,“我们不会像拜登政府那样,忽视民众的真实感受。”

贝森特指出,进口商品并非通胀的主要驱动力,未受关税直接影响的服务业才是关键因素。

他预计,能源价格下降将缓解其他领域的压力,而特朗普与其他经济体达成的贸易协议,将在未来数月内推动商品价格回落。

贝森特还提到,依据“大而美法案”,明年实施的减税措施将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从而改善整体可负担性。

他表示:“我对2026年充满信心。我们已经为实现强劲且无通胀压力的经济增长奠定了基础。”

>>> 免费的在线股票AI分析系统
点赞()
用户评论
沪ICP备2023002154号
版权所有:上海梓绎征信服务有限公司
@2023 配查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