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私募宁泉淡水泉瓴仁:仓位不低,可投标的丰富
3
0
随着九月结束,多家私募机构陆续披露月度运营报告,市场策略与仓位调整路径逐渐清晰。从整体持仓来看,主流私募普遍将股票仓位维持在偏高水平,即便面对节后关税议题再度发酵,多数管理人仍表现出较强的定力。
在结构性行情主导的市场中,热点板块如AI算力、半导体等涨幅显著,而传统行业表现相对平淡。这种分化使得坚持价值风格的机构短期业绩承受压力,但也促使他们更加重视持仓的安全边际与长期赔率。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资深基金经理在近期操作中展现出鲜明风格——不追逐短期风口,坚守能力圈,并在市场波动中动态优化组合结构。以下为部分具有代表性的机构观点与策略分析。
宁泉资产:拒绝泡沫化投资,坚守低估值领域
在九月月报中,宁泉资产坦言其三季度表现落后于市场及部分同行。由于未参与AI等热门板块,且大量持有传统行业股票,净值呈现缓慢爬升态势。不过,该公司强调,其长期定位在于控制回撤与持续创造正收益,这一特点在熊市中尤为突出。
宁泉指出,当前部分热门板块已出现明显泡沫。尽管新技术常伴随投资泡沫,但过度泡沫化往往导致资源错配与投资者损失。该公司提醒,“这次结局不会有什么不同”,暗示历史经验值得警惕。与此同时,他们仍看好那些未被市场充分定价、具备持有价值的标的,持仓继续集中于地产、基础化工、电力设备等行业,整体仓位维持在六成左右。
老将业绩亮眼,方法论持续进化
今年多位资深基金经理表现突出。例如淡水泉赵军、盘京庄涛等截至九月底收益率均超过60%。其中赵军作为逆向投资代表,在经历2021-2023年的调整期后,近年来明显回归成长股投资节奏,并持续完善其方法论体系。
据了解,淡水泉在保持自下而上选股优势的同时,加强了中观行业比较与宏观研究赋能。其内部投研协同与组织建设也持续升级,反映出管理人在策略进化与团队建设方面的重视。这类非行情因素,往往是决定长期投资能力的关键。
“老派”基金经理的定力
在市场热点快速轮动之际,不少资深基金经理选择不参与自身能力圈以外的行情。例如勤辰林森在月报中表示,组合估值安全边际较高,使其在面对波动时心态更为稳定。尽管硬科技板块涨幅显著,但技术路线、商业化进展等不确定性令其难以介入。相反,他们更关注那些已通过AI提升经营效率的互联网企业,以及政策持续优化下的优秀房企。
邓晓峰进行组合再平衡
高毅资产邓晓峰在三季度对其持仓结构进行了调整。根据紫金矿业三季报,其管理的晓峰2号致信基金减持了1800多万股。而在八月月报中,邓晓峰曾提及增加了科技硬件公司以及部分处于周期底部的化工、地产等行业持仓。截至八月底,其股票仓位接近九成,主要集中在信息技术与材料行业。
机构观点精选
淡水泉投资指出,当前A股仍由机构资金主导,个人投资者配置需求尚未充分释放。海外资金对A股关注度有所回升,但整体仍属低配。他们近期在持仓标的上涨后兑现部分收益,并增配了电子、医药等领域的优质公司。
浑瑾资本认为,AI产业链中“网络能力”与“电力基础设施”是当前瓶颈中的瓶颈。随着计算集群规模扩大,通信能力成为关键制约;而全球电网建设与燃气轮机需求则进入上升周期,背后是能源革命、制造业回流与AI数据中心建设三大趋势的叠加。
毕盛投资提出,中国经济正进入“后地产时代”,创新驱动将成为主旋律。企业资本支出将呈现三大转变:从规模转向效率、从有形资产转向无形资产、从成本敏感转向时效敏感。他们持续看好研发效率高的成长型企业,并关注“反内卷”政策对周期类行业的供给侧影响。
六禾致谦提示,部分A股和港股行业交易拥挤度已处于历史高位,估值难以接受。与此同时,低利率环境使得股市相对回报具备吸引力。他们建议普通投资者加大资本市场配置,并呼吁国家推出类似“401K”的长期投资计划。
瓴仁资产在三季度重点增配了科技制造与资源品两大方向,包括半导体、AI硬件、新能源电气设备及工业金属等。此外,他们也在外需驱动的出海领域,如家电、IP消费等细分板块中寻找机会,并继续保持对创新药企业的配置。
总体来看,当前市场虽面临外部事件扰动与局部高估压力,但流动性充裕与产业升级趋势仍为结构性行情提供支撑。主流私募在保持组合均衡的同时,持续在科技制造、资源品、消费出海及低估值反转领域中动态布局。
>>> 免费的在线股票AI分析系统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