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市早苗当选首相推动日股新高,野村:关键在她任期
3
0
日本政坛迎来历史性转折,10月21日众议院首相指名选举中,自民党总裁高市早苗以首轮投票优势胜出,正式成为日本新任首相。这一结果不仅标志着女性领导人首次登上国家最高行政职位,更被视为打破传统政治壁垒的重要里程碑。
金融市场对此作出积极反应,选举结果公布当日,日经225指数开盘攀升1%,报49675.43点,再度刷新历史纪录,东证指数同样呈现上行趋势。市场普遍将这一走势归因于对新政府延续扩张性财政政策、承袭“安倍经济学”政策框架的强烈预期。
随着当选消息全面扩散,股指涨幅出现技术性回调。分析人士指出,这反映投资者正在重新评估政策落地的实际可能性,市场情绪由初始的乐观逐渐转向理性审视。
野村证券等机构研究报告显示,当前市场关注焦点已完成从“政策预期”到“可持续性”的转变。策略师Naka Matsuzawa在近期报告中强调,新政府的执政根基稳固程度将成为衡量股市涨势真实成色的关键指标。最初建立在通货再膨胀政策和日元贬值预期上的“高市交易”,正逐步演变为对政治稳定性和结构性改革的深度博弈。
政治支持率被视为维系市场信心的核心要素。时事通讯社民意调查显示,民众对高市内阁的支持率预期达44%,明显高于近年组阁的政府起点。然而自民党本身仅获20%的支持率,这种反差暴露出执政党缺乏足够政治动能推动重大改革的隐忧。
联合政府的脆弱性进一步加剧了政策不确定性。自民党与日本维新会组成的执政联盟在众议院仍缺两席方能达到绝对多数,这种微妙的权力平衡使得预算审议和法律通过过程充满变数。尽管双方已签署联合执政协议,但维新会明确表示不寻求内阁职位,且双方在禁止企业政治捐款等关键议题上存在明显分歧。
多位资深投资人士对政策执行力持保留态度。Marlborough资管公司投资经理James Athey指出,新联合政府实施大规模扩张议程的能力将受到政治格局和经济现实的双重制约。住友生命保险公司基金经理Masayuki Murata则认为,联盟伙伴的参与可能使经济政策趋向平衡,但也会降低改革措施的激进程度。
在经济政策层面,高市早苗倡导的“早苗经济学”延续了安倍经济学的核心框架,主张通过政府投资强化危机管理能力,推行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同时控制国债发行,并保持央行在货币政策工具选择上的自主权。然而这些政策面临着现实挑战:日元持续贬值可能加剧输入性通胀,而控制生活成本上涨正是当前选民最关切的议题,这也使得新政府在经济刺激与通胀管理之间陷入两难境地。
>>> 免费的在线股票AI分析系统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