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鑫造极:创新驱动新能源未来

2025-10-22 18:34:5114 0

>>> 实盘10倍股票加杠杆平台

驱车从成都向南行驶约四十分钟,便抵达眉山市仁寿县——这座四川人口第一大县,在短短一年间已成为锂电材料行业瞩目的焦点。

三年前,四川协鑫锂电科技有限公司正式入驻仁寿经济开发区,投入资金17亿元,仅用八个月便完成一期年产12万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产线的建设。

作为协鑫集团旗下新兴的实业板块,协鑫锂电肩负着开辟企业第二增长曲线的战略使命。

在行业风口下实现超越,必须走差异化路线。协鑫锂电选择了技术门槛更高的铁红法工艺,依托其独创的GCL-PHY一步法技术,迅速在正极材料领域崭露头角,成为一匹引人注目的黑马。

这家从光伏跨界而来的企业,将“品质+成本=市场”作为核心经营理念,在严格控制成本与排放的同时,持续提升工艺水平与产品品质,以此在激烈竞争中站稳脚跟。

凭借其四代高压实高功率型磷酸铁锂材料C10,协鑫锂电成功进入多家头部电池企业的供应链体系,成为国内少数实现四代产品量产的企业之一。

落户仁寿的战略抉择

今年九月,我们有幸走访协鑫锂电仁寿基地。在物流区,多辆重型卡车正在装载白色袋装正极材料。现场工作人员介绍,每袋材料重达一吨,每车装载三十袋,合计三十吨。

与装载区一墙之隔的生产车间内,二十四条生产线全速运转。公司研发人员表示,相比传统工艺的十一道工序,协鑫的产线仅需混合研磨、喷雾干燥、保护烧结和粉碎包装四道工序,且全程实现废水、废气、废渣的零排放。

这些作为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核心材料的正极产品,每月有约1.2万吨从这里发往宁德、宜春、宜宾等地的客户工厂。然而,现有产能仍难以满足市场需求,公司已计划启动二期15万吨扩产项目。

协鑫锂电与仁寿经开区的合作堪称“双向奔赴”。一方是刚涉足锂电领域的能源巨头,一方是四川省最年轻的省级开发区。2019年获批成立的仁寿经开区,凭借其地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腹地的区位优势,仅用数年便跻身“中国省级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百强”。

几乎在同一时期,协鑫集团启动锂电产业布局。2021年,其在乐山投建的10万吨级颗粒硅项目成为全球首个同类单体项目。次年,协鑫重启徐州中试线并成功量产,随后将目光投向四川。仁寿经开区也正寻求引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龙头企业,双方一拍即合。

2022年8月,协鑫锂电正式签约落户仁寿。当地政府成立工作专班,在厂房建设、融资等方面给予全方位支持。从签约到投产仅用时八个月,创造了令人瞩目的“协鑫速度”。

以技术创新驱动市场竞争力

“虽然现在产销两旺,但我丝毫不敢松懈。”协鑫锂电市场负责人坦言。在他看来,锂电行业与光伏行业同样面临周期性挑战,唯有持续技术创新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在协鑫锂电的生产基地,“品质+成本=市场”的标语随处可见。面对既无上游原材料优势、又无规模效应的情况,公司选择通过工艺创新突破困局。

当前行业主流工艺以磷酸铁法为代表,虽然技术成熟但成本优化空间有限。协鑫采用的铁红法工艺,通过GCL-PHY一步法技术,将原料直接混合后一步合成,使全投资成本和生产能耗降低约50%,且无需依赖化工园区落地。

这种创新工艺不仅解决了传统方法污染大、成本高、扩产难的痛点,更使协鑫成为全球唯一掌握该技术的企业。公司高管透露,随着产能扩大,供应链优化还可带来每吨约3000元的成本下降空间。

在产品质量方面,协鑫锂电今年初已实现四代产品批量供应,粉末压实密度达2.60g/cm³。在最近的行业展会上,公司更发布了C15高容量产品,同时四代半产品也已进入客户测试阶段。持续的迭代创新确保其产能始终保持在行业前沿。

协鑫基因的传承与突破

当前磷酸铁锂行业呈现低端产能过剩、高端产能不足的结构性矛盾。协鑫锂电凭借月产销超万吨的业绩,已跻身行业前列。

在站稳市场后,公司加速扩产步伐。仁寿二期15万吨项目预计年底动工,乐山基地也规划了15万吨产能。到2026年,公司总产能将突破40万吨,进入行业第一梯队。

这种快速发展背后,是协鑫集团三十五年积累的科技底蕴。集团董事长曾表示:“所有的战略转型,都教会我们做一年、想三年、看十年。”在颗粒硅领域十年磨一剑的成功,正是这种战略定力的体现。

2019年切入锂电赛道时,行业正经历低谷期。但协鑫凭借对光储融合趋势的精准预判,坚持走差异化技术路线。正如公司高管所言:“只有开辟新赛道,才可能实现弯道超车。”

历经光伏行业五轮周期洗礼的协鑫,展现出应对市场变化的丰富经验。据国际机构预测,到2040年,电池行业估值可能达1.1万亿美元,年增长率维持在12%-14%。在这个充满机遇的新赛道上,协鑫锂电正朝着再造行业标杆的目标稳步迈进。

>>> 免费的在线股票AI分析系统
点赞()
用户评论
沪ICP备2023002154号
版权所有:上海梓绎征信服务有限公司
@2023 配查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