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德龙:新质生产力纳入十五五规划 科技牛市有望延续
20
0
近期重要会议进一步强调了确保年度经济与社会发展任务的圆满完成,并指出宏观政策需保持连续性和针对性,在必要时加大支持力度。值得注意的是,新质生产力概念首次被纳入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体现出对创新驱动发展的高度重视。中国作为全球制造业规模最大、产业链最齐全的经济体,在新兴制造领域已形成显著优势,为经济转型升级奠定了坚实基础。十五五规划的出台为资本市场注入了强劲动力:一方面,会议所明确的战略导向增强了投资者对中国经济长远发展的乐观预期,有助于延续当前市场的上涨态势;另一方面,规划清晰勾勒出未来五年的经济发展蓝图,使得以科技为核心的行情更具持续性,吸引更多增量资金入场。在科技创新板块,今年以来科技股表现活跃,经历短期调整后再度领跑市场,这与国家经济转型目标高度契合,也为投资者创造了丰富的机会。展望明年,随着市场盈利效应显现,居民储蓄向权益市场转移的步伐可能加快,从而为A股全面走牛提供有力支撑。
十五五规划中重点提及的创新领域值得市场深度关注。据相关部门介绍,培育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是创新育新的核心任务,2024年“三新”经济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已超过18%。规划建议提出要构建新兴支柱产业,加速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预计将催生数万亿元规模的新市场。同时,规划还前瞻性布局未来产业,推动量子科技、生物制造、氢能、核电、脑机接口、具身智能、6G等技术成为新的增长引擎。这些方向为资本市场提供了明确的投资线索,科技创新行业将成为焦点。从领域划分来看,新质生产力主要涵盖四大板块:第一,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信息技术、生物科技、新能源、航空航天、高端制造与低空经济;第二,未来产业,聚焦人工智能、元宇宙、机器人、量子技术等前沿科技;第三,数字经济,涉及算力、大数据、云计算、工业互联网和物联网;第四,传统产业升级,涵盖建材、化工、有色等领域,通过智能化改造实现转型。
当前正处于十四五规划的收官阶段,明年将迎来十五五规划的开局之年,这一过渡将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市场已开启一轮上涨行情,目前仍处于牛市前期。今年以来,市场结构分化明显,以新质生产力为代表的科技创新板块涨幅显著,而传统行业表现相对低迷。投资者形象地将新兴板块称为“新动能”股,传统板块视为“旧动能”股,中间地带如有色、新能源等则归类为“过渡型”股,这种分化深刻反映了经济转型的进程。
在十五五规划明确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背景下,传统行业面临挑战,部分领域出现产能过剩和经营压力,制约了其市场表现。因此,当前分化格局背后存在坚实逻辑。践行价值投资需从基本面出发,深入研究哪些行业受益于经济转型,哪些行业趋于收缩。例如,房地产及相关产业链当前遭遇较大困难,资本市场对此已有反映。这一转变反而为资本市场带来新机遇,因为传统实业吸收资本的能力减弱,楼市也难以承接大量储蓄流入,投资者势必转向资本市场寻求收益。
当前我国居民储蓄持续增长,今年前三季度人民币存款增加逾22万亿元,总额突破160万亿元,而大型银行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已降至1%以下。与此同时,全球货币政策环境趋于宽松,国内央行也存在进一步降息降准的空间。低利率环境使得储蓄回报率偏低,推动资金流向更高收益的投资领域。资本市场走强将吸引大量资金从银行体系转移至权益市场,有助于行情向纵深发展,形成稳健的慢牛格局。历史经验表明,健康的牛市是刺激消费和拉动经济增长的有效途径之一。各方应积极维护当前资本市场的良好态势,这不仅是破解经济困局的关键,也是提振整体增速的重要举措。
>>> 免费的在线股票AI分析系统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