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点近在咫尺!近五年净值屡创新高主动权益基金盘点
16
0
在10月27日,上证指数年内再度刷新高点,收盘涨幅达1.2%,报收于3997.7点,盘中最高触及3999.07点,距离突破4000点整数关口仅一线之隔。
2025年以来,结构性行情持续推动市场向上,多类主动权益基金在净值表现上屡创新高,反映出整体投资环境的活跃态势。
通过设定筛选条件,包括基金经理任职超过五年、基金规模高于1亿元、2025年二季度权益资产占比超50%,并仅保留A类份额,共有42只产品在2020年至2025年10月24日期间单位净值创新高次数突破100次。
其中,缪玮彬管理的金元顺安元启表现尤为突出,期间单位净值累计创新高284次,相当于年均刷新纪录超过50次。
单位净值持续走强不仅体现了基金的盈利韧性,也凸显了其在市场波动中快速修复回撤的能力,这一点在金元顺安元启的净值走势中尤为显著。
进一步对比近三年及近五年的市场表现、单位净值创新高次数以及2022、2024年关键节点的数据,可以发现几个值得关注的趋势:
首先,马芳、王平、孙蒙、苏秉毅等量化策略基金经理近五年单位净值创新高次数均超过百次,尽管经历了2024年初的量化震荡和今年4月的关税冲击,其净值整体仍趋于稳定。
其次,唐雪倩与林昊共同管理的华宝新价值、余志勇与刘舒乐管理的融通新机遇、胡中原管理的华商元亨,其净值创新高多出现在债券配置比例较高的阶段。近两年,这些灵活配置型产品显著提升了权益仓位,占基金净值比例从约40%增至80%左右。
此外,2022年作为市场分水岭,多数基金经理面临挑战,当年能修复年内最大回撤的产品较少。除量化选手和债基转股基金外,董辰管理的产品同样表现亮眼,单位净值年度创新高30次。
在众多选手中,几位代表性人物值得深入分析:
缪玮彬管理的金元顺安元启虽因限购被称为“橱窗基金”,但业绩依然强劲。自2017年11月管理以来,任职回报达542.59%,年化回报26.37%,同类排名领先,今年收益率为36.95%。该基金自2022年8月起暂停申购,凸显其稀缺性。缪玮彬擅长宏观择时与资产配置,在2024年量化震荡中回撤控制优于同类,并灵活调整持仓,从电子行业转向“老登”板块,今年又侧重小盘股,行业配置覆盖房地产、环境治理等领域。
量化选手方面,马芳与姚加红管理的国金量化多因子、王平管理的招商量化精选、苏秉毅管理的大成景恒及孙蒙管理的华夏智胜价值成长均实施限购,显示其谨慎态度。近五年业绩中,国金量化多因子和招商量化精选实现翻倍收益,孙蒙产品相对落后。马芳基于机器学习构建选股模型,结合基本面与情绪变量,2022至2024年灵活调整行业配置,从消费、新能源转向人工智能及红利资产。王平则坚持PB-ROE框架,注重低估值与基本面,2024年量化震荡中仅用39天修复回撤,全年收益15.27%。苏秉毅作为“主动量化”选手,聚焦小盘股与均值回归策略,行业配置集中,尤其偏爱医疗器械。
主动型基金经理中,董辰、徐彦、周云近五年单位净值创新高次数领先,且多数年份收益为正。董辰管理的华泰柏瑞富利近五年收益超150%,创新高110次,其“性价比捕手”策略注重周期股配置,曾重仓黄金股并在2024年后转向均衡行业。徐彦代表产品大成竞争优势任职年化回报14.93%,强调安全边际与价值投资,避免估值泡沫,今年收益15.92%。周云管理的东方红新动力任职年化回报12.79%,结合逆向与趋势策略,行业分散均衡,今年收益25.79%,对供给侧改革持乐观态度。
总体来看,市场在结构性行情中持续孕育机会,不同策略的基金各具特色,投资者需结合自身风险偏好进行选择。
>>> 免费的在线股票AI分析系统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