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科创成长层今日迎来新上市公司
4
0
10月28日,禾元生物、西安奕材与必贝特三家尚未实现盈利的科技企业正式登陆科创板,成为科创成长层首批通过新注册机制上市的公司。这一事件充分体现了资本市场对硬科技企业融资通道的持续优化,为具有创新潜力但暂未盈利的科技公司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平台。
今年6月,证监会推出科创板“1+6”系列新政,明确设立科创成长层,重点扶持技术突破显著、商业前景明朗、研发投入持续但尚未盈利的科技型企业。相关配套规则于7月由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布,当日即将32家存量公司纳入该层次,标志着科创板制度体系进一步走向完善与包容。
此次三家公司的上市被视为制度包容性提升的重要体现。其中,禾元生物与必贝特均采用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打破了自2023年6月以来该标准长期未被使用的局面。禾元生物作为第五套标准重启后首家成功过会并获注册批文的企业,其研发的重组人白蛋白注射液已于今年8月实现首张处方落地,展现了较强的技术转化能力。
必贝特同样以第五套标准上市,其核心产品BEBT-908已获批上市,另有数款创新药进入临床试验阶段。西安奕材则采用第四套标准,作为国内12英寸硅片领域的领军企业,其月均出货量与年末产能规模均位居国内首位、全球前列。
在发行机制方面,三家公司同步实施了网下发行差异化限售安排。该机制通过设置不同档位的限售比例与期限,引导机构投资者基于对企业长期价值的判断进行报价。以A类投资者为例,禾元生物、西安奕材和必贝特分别设置了限售比例从10%至70%不等的三档选择,其中限售比例越高、期限越长的投资者获得的配售股份也显著更多。
市场分析认为,这一机制有效吸引了着眼于中长期价值的专业投资机构,促进了新股定价的合理性。从实际申购情况看,七成左右的申购量集中于限售要求较高的档位,反映出市场对这类企业成长潜力的认可。
自“1+6”改革启动以来,科创板已新增受理26家企业,其中8家为未盈利企业。北芯生命、摩尔线程等企业已陆续提交注册,沐曦股份亦于近期通过上市委审议。此外,第五套标准的适用范围已扩展至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前沿领域,并引入了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制度与预先审阅机制,进一步提升了审核效率与市场透明度。
随着制度红利的持续释放,科创板市场活力显著增强。数据显示,改革启动四个月内,新增科创板ETF产品21只,目前科创板ETF总数已达105只,产品规模约3000亿元,有效引导社会资本流向新质生产力关键领域。
在投资者服务方面,上交所积极推动科创成长层交易权限开通与风险教育工作。截至当前,已有超过758万投资者账户完成权限开通,并通过系列宣讲与政策推介活动,覆盖千余家企业与机构,增强了市场对改革的理解与信心。
>>> 免费的在线股票AI分析系统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