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值百亿港元“快运之王”安能为何私有化?融资能力受限

2025-11-03 13:11:163 0

>>> 实盘10倍股票加杠杆平台

上市不足四年,安能物流集团有限公司(股票代码:9956)——这家曾被誉为“港股快运第一股”、在公路零担领域占据重要地位的企业,正式踏上私有化退市的道路。10月28日,安能物流发布公告称,由大钲资本、淡马锡与淡明资本共同组成的财团,已提出以协议安排方式将其从香港联交所摘牌。

财团入主背景

自9月起,安能物流经历了停牌、短暂复牌再停牌的波动,市场对其前景猜测纷纷,主要集中在潜在收购与私有化两种可能。2021年11月,安能以13.88港元发行价登陆港交所,募资净额10亿港元,市值一度突破150亿港元,风光无限。然而,上市后股价长期低迷,较高点跌幅约七成,成为投资者与公司管理层的心结。

安能物流在解释材料中指出,股价持续受压、交易量萎缩严重制约了融资能力,而维持上市地位所需承担的合规成本与管理精力,与其实际收益不成正比。退市决策旨在节省开支,将资源重新聚焦于核心业务,提升运营效率,支持长远发展。

尽管公司通过战略调整实现了行业领先的盈利水平,但股份流动性不足,股东大规模减持易引发股价折让。根据公告,财团已获得首席执行官秦兴华与首席运营官金云的不可撤销支持,二者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35.74%。私有化报价为每股12.18港元,对应股权估值约18.4亿美元,较2025年9月3日未受干扰收盘价溢价48.54%,且为最终价格。

有分析认为,安能首次停牌期间或与潜在收购方谈判未果,复牌后迅速转向私有化。未来,财团能否通过资本运作重塑企业价值,成为关键考验。大钲资本作为安能长期支持者,持股约24.32%,并于2023年推动治理结构调整,由其合伙人陈伟豪与秦兴华出任联席主席。携手淡马锡这一国际投资巨头,财团在公告中承诺保留现有业务与员工,探索战略协同与增长机会。

行业格局演变

对创始人秦兴华而言,退市虽非初衷,却成为应对现实压力的选择。通过放弃规模执念、终止价格战、聚焦核心产品与加盟商扶持,安能成功扭亏为盈。2025半年报显示,其营收56.25亿元,同比增长6.4%;经调整净利润4.76亿元,增幅10.7%。然而,改革成效在行业竞争加剧与资本期待面前仍显不足。

退市公告进一步阐明,宏观环境挑战与零担行业竞争白热化,使公司面临不确定性。作为非上市实体,安能可摆脱短期股价压力与信息披露负担,更灵活推进战略。同时,公路快运市场正从“小散乱差”向高度集中转型,资本与巨头加速行业整合。

据2025年上半年行业数据显示,德邦快递(含京东快运)以18.3%市占率居首,顺丰快运以14.2%位列第二,安能以12.7%排名第三。中通快运、跨越速运、壹米滴答紧随其后。近年来,直营制领域已形成“京东系”(京东快运、德邦快递、跨越速运)与“顺丰系”(顺丰快运、顺心捷达、德坤物流)两大巨头,年业务量均达3000万吨级。尽管安能上半年零担货运量682万吨仍属第一梯队,但与顺丰、京东的差距逐渐显现。

退市后,财团将主导安能未来走向。秦兴华通过交易获利约11.83亿港元,转任高级顾问;公司业务与团队得以保留,战略重心转向深化协同与潜在并购。在资本与行业双重变革中,昔日的“快运之王”能否重拾竞争力,尚待时间检验。

>>> 免费的在线股票AI分析系统
点赞()
用户评论
沪ICP备2023002154号
版权所有:上海梓绎征信服务有限公司
@2023 配查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