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斌:享受5000点泡沫,勿忘退路
7
0
11月3日,知名投资专家、泉果基金创始人兼总经理王国斌先生因疾病治疗无效,不幸辞世,终年57岁。
王国斌籍贯浙江义乌,1996年从金华一中考入北京大学,硕士毕业后进入证券领域,拥有超过30年的从业经验,是投资界公认的领军人物。他于2022年创立泉果基金,并出版了著作《投资中国》。
王国斌先生学识深厚,为人谦逊低调,在业内广受尊敬;他的早逝令同行深感惋惜。为表达追思,特此回顾他十多年前的一次内部演讲内容。
在多次公开交流中,我常被问及对市场未来的看法。我的原则是:作为投资者,不能只停留在观察阶段,必须采取行动,仅靠观望无法成就事业。然而,基于数十年的实战经验,我深知自己无力精准预测未来,任何预测都可能带来失误,因此我尽量避免此类尝试。若必须展望未来,我认为可通过研究历史与生物学的先例来寻找线索。假设过往规律能在未来重现,我们便可依托对过去的剖析来推断趋势。
关于历史视角的预测,我之前已有论述;本节中,我将从生物学角度展开探讨。实际上,对人类行为的研究与历史学密不可分。我曾提到,我们正身处一场全民性的博弈,不可避免地卷入“狂热浪潮”的新篇章,而这源于人性的固有特质。
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写道:“生命过于短暂,人类天性追求即时回报;人们对快速致富怀有炽烈的热情。”这种热情催生了对金钱的急切与狂热追逐,成为泡沫形成的根本动力。人类对泡沫缺乏抵抗力,且容易遗忘教训,这种非理性行为难以根治。资本市场上,人类易受蒙蔽的特点显露无遗。若泡沫短暂,尚可规避;但问题在于泡沫的持续时间无法预知。泡沫往往比预期延续更久,这使质疑者感到挫败,同时强化了支持者的信念。在无法确定泡沫终点的过程中,泡沫规模会持续扩大。
许多投资者在股票交易中常见这样的模式:10元买入,20元卖出,30元再次买入,40元又卖出,甚至升至120元仍会进场。这些实例并非虚构,我身边不乏此类案例。当前,金融机构与个人投资者日益将彼此视为交易对手,而非聚焦实体经济。股票交易逐渐异化,机构与投资者之间自我服务、自我强化的倾向不断加剧,持续创造新的交易内容,这天然助长了泡沫的滋生。近20年来,金融机构以自身为交易对手的问题日益严重,参与方通过不断生成新交易而沉浸其中。
投资管理行业充满趣味,正如约翰·博格所指出的,“整个投资管理行业本质上是一场零和游戏”。我们不应仅将其视为专业领域,而需将其纳入经济系统框架下的整体商业活动。买方与卖方存在天然的利益冲突,这一矛盾嵌入经济体系之中,并必然遵循经济规律。
进行投资时,必须超越价格的随机波动,以更宏观的视角审视市场动态,顺势而行。宏观知识本身就是财富。我总结以下三点:
第一,宏观知识能创造价值。例如,像高善文博士这样的宏观经济学家可为投资者带来洞察。阅读《股票作手回忆录》时,不应沉溺于投机技巧,而应领悟作者所述的顺势策略与宏观基本面分析方法。一旦掌握这一点,你的思维方式将彻底转变。若你认识到股市正处于泡沫扩张期,你的思路便会不同。交易未必完全依赖基本面,但必须重视基本面分析。基本面无法预测明日天气,却能揭示当前是否下雨。我可以明确地说,股市当前正在下雨,你需要辨别是暴雨还是细雨。
第二,股市投资管理是一场艰难的零和博弈。运用基本面分析可以缩小竞争范围,避免与多数聪明投资者直接交锋,因为他们更关注每日价格波动。
第三,由于未来难以预测,投资者需寻找一种对时机选择要求不高的策略。这种方法应减少频繁的决策,尽量避免预测,而基本面分析正可提供此类途径。许多投资者犯错的原因在于过度依赖时机选择,却无法精准把握。无论在股票、债券、大宗商品还是房地产市场,这一原则普遍适用。
以上三点均体现了基本面分析的价值。最后,我再次强调,投资者在享受泡沫收益的同时,务必提前规划退出路径。
>>> 免费的在线股票AI分析系统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