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追涨杀跌导致投资者收益差?



理性投资:与市场共舞而非逐利而行
近期,市场上关于投资者追涨杀跌的讨论热度不减。其实,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在交易速度上与量化资金比拼并无必要,与其追求"更快",不如静下心来修炼内功。
当前A股市场中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值得深思:当个股股价快速拉升时,大量投资者蜂拥而入;而当股价出现回调时,又纷纷恐慌性抛售。这种基于短期价格波动的投资行为,本质上是一种典型的追涨杀跌心理写照。投资者往往过分关注短期收益,却忽视了对企业基本面和行业前景的深入研究。
诚然,在短线交易领域确实存在一些"传奇"人物,他们凭借敏锐的市场嗅觉和快速决策能力,在短期内获得了不菲收益。但必须清醒认识到的是,这种投资方式的成功具有极大的偶然性和不可复制性。尤其是在量化资金逐渐占据市场主导地位的今天,普通投资者试图在交易速度上与之竞争,无异于螳臂当车。
那么,作为普通投资者应该如何应对呢?答案显而易见——与其追逐短期收益,不如静心锤炼内功。这里的"内功"指的是对企业的深度研究能力和对行业趋势的准确把握能力。通过对企业经营状况、财务数据、行业发展前景等进行系统性研究,选择那些具备核心竞争优势和发展潜力的优质企业进行长期投资。
坚持长期投资理念,在市场波动中保持定力,正是社保基金等专业机构获得稳健收益的关键所在。这些长期投资者不为短期市场波动所扰,而是基于对企业价值的深刻理解,做出理性的投资决策。
在A股市场上,社保基金无疑是最成功的长期投资者之一。其投资策略的核心就是选择那些经营稳健、盈利能力强、发展前景广阔的上市公司进行长期配置。这种投资方式不仅有效回避了市场的短期风险,更为投资者带来了稳定的收益。
因此,在这个市场中,普通投资者更应该摒弃投机心态,避免盲目跟风。与其追逐市场的短期热点,不如静下心来研究企业,选择那些真正具备投资价值的标的进行长期持有。只有将短期波动置于次要位置,专注于提升自己的投研能力,才能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尽管市场上时不时会有一些短线交易获利的案例被传播,但这并不代表这种模式就适合所有投资者。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与其追求可遇不可求的投资机会,不如将精力放在构建系统的投资框架和提升自身的投研能力上。
北京商报评论员 周科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