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泰证券A股策略:年中日历效应会否如期显现?

2024-06-24 09:31:30217 0

>>> 实盘10倍股票加杠杆平台

资金面、估值面、政策面指引“七翻身”行情或仍可期待

近期量能回落、消费核心资产降至低位、攻防两端资产切换(红利→A50,出口链→科技),或反映偏弱的基本面预期下市场仍在寻找新的预期差和主线。当前全A风险溢价逼近±1.5x标准差走廊上沿,隐含的地产/M1预期或已实质性超调,后续财政脉冲(领先M1同比约3个季度,去年Q4以来财政力度已有所回暖)等积极线索将逐步显现。市场预期不高的背景下“七翻身”行情或仍可期待,关注三中全会、7月政治局会议增量政策。配置上,估值隐含ROE过低、市场对其穿越周期的能力存在预期差的A50和消费龙头为底仓,其次关注供需双向改善型行业,如消费电子/面板/航运/轻工等。

核心观点

市场特征:偏弱的基本面预期下市场仍在寻找新的预期差和主线

5月下旬阶段性见顶以来,市场调整至接近4月下旬地产政策密集出台前水平,全A风险溢价回升至接近滚动1年均值上方1.5x标准差附近,上行风险或逐渐大于下行风险。近期市场至少呈现三点特征:1)量能回落至去年底水平,行业轮动速度较快;2)食品饮料为代表的消费核心资产股价、超额、估值均降至低位,市场预期其远期ROE下行;3)攻防两端资产均在切换,防御端从红利向A50产业巨头/稳定ROE切换,进攻端从出口链(如家电等)向科技(电子)切换。上述特征本质上反映了偏弱的基本面预期下,投资者交易思维强于配置思维,市场仍在寻找新的预期差和主线。

日历效应:“七翻身”行情能否出现或取决于前期负面因素边际变化

A股存在“五穷六绝七翻身”的日历效应。2010年以来,政治局会议前后至6月底全A上涨概率仅26.7%,涨跌幅均值/中位数为-1.9%/-2.4%,这一阶段市场趋空的原因主要包括:1)4月政治局会议政策收紧;2)年报及一季报业绩兑现压力;3)海外Sell in May以及年中银行“小考”和解禁下资金面压力。而6月底至中报季前上涨概率为71.4%,涨跌幅均值/中位数为 1.8%/ 1.1%,一般“七翻身”行情由资金面及其预期回暖催化,且需搭配前期负面因素的边际改善。今年除年报及一季报避险外可比性较低,前期调整主因:1)地产去库政策成效尚未充分显现;2)监管收紧下小微盘承压等。

资金面、估值面、政策面指引年中日历效应或仍可期待

对于地产,一方面我们的模型显示当前A股风险溢价中隐含的地产预期或已实质性超调,另一方面30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售面积同比、领先指标贝壳KMI指数近期均有所回升;对于小微盘,6月以来ST/*ST/退市数量或较5月回落,有17家ST公司“摘帽”,且经过2月初流动性冲击释放后,资金面尾部压力不大。市场预期不高的背景下年中日历效应或仍可期待:1)资金面,ETF、短线资金回流下有支撑;2)估值面,风险溢价回升至接近1年均值上方1.5x标准差附近;3)政策面,三中全会、7月政治局会议或在财税、地产、新质生产力等领域出台增量政策,有望提振中期风险偏好。

配置建议:中期维持胜率思维,A50资产或为底仓最优解

5月M1同比继续回落,但我们认为指数风险溢价所隐含的预期或已较为充分,其中对地产的预期已超调、对制造业产能利用率下行的预期较为公允,指数层面下行风险不大,资金面、估值面、政策面指引“七翻身”行情或仍可期待。中期角度维持胜率思维,关注三条配置线索:1)宏观供需两端压力下,凭借自身能力提升保持ROE中枢平稳但市场却沿ROE下行定价的资产——A50为代表的产业巨头具备切仓价值,2)行业层面,以家电/食饮/物流/出版为代表的大众消费龙头也具备上述特征,3)基于库存周期和产能周期,挖掘供需双向改善的行业——消费电子/面板/航运/轻工等。

风险提示:国内经济不及预期;政策不及预期;海外流动性超预期恶化。

正文

如何理解近期的市场特征?

5月下旬阶段性见顶以来市场弱势调整,基本回吐了4月下旬地产政策密集出台以来的涨幅,全A风险溢价回升至接近滚动1年均值上方1.5x标准差附近,反映了投资者偏弱的基本面预期和海外政治、货币政策环境不利因素的影响。在6.3《寻找波动中的“定力”》中我们的模型提示,目前A股风险溢价中隐含的地产预期或已形成实质性超调(对应风险溢价隐含的M1同比增速较低),后续财政脉冲等积极线索将逐步显现(财政脉冲领先M1同比约3个季度,去年Q4以来财政力度已有所回暖),对应当前上行风险或逐渐大于下行风险。

此外,我们观察到近期市场出现了几点变化:

1)量能回落至去年底水平,截至6.21当周,日均成交额回落至7085亿元,接近去年底水平;其中融资活跃度显著回落至8.8%。

2)食品饮料为代表的消费核心资产股价、超额、估值均降至低位,市场预期其远期ROE下行;

3)攻防两端资产均在切换,防御端红利→A50产业巨头/稳定ROE,进攻端出口链(如家电等)→科技(电子)。

上述特征背后是否反映了一些更加本质的变化?我们认为,无论是量能的萎缩、还是资产端的高低切换、行业轮动速度较快,都反映了偏弱的基本面预期下,市场仍在寻找新的预期差与主线。

年中日历效应能否“如期而至”?

A股存在“五穷六绝七翻身”的日历效应。2010年以来,政治局会议前后至6月底全A上涨概率仅26.7%,涨跌幅均值/中位数为-1.9%/-2.4%,这一阶段市场趋空的原因主要包括:1)4月政治局会议政策收紧;2)年报及一季报业绩兑现压力;3)海外Sell in May以及年中银行“小考”和解禁下资金面压力。而6月底至中报季前上涨概率为71.4%,涨跌幅均值/中位数为 1.8%/ 1.1%。结构上,6月底至中报季前,消费板块和业绩预期改善方向占优,一级行业中胜率、上涨概率均较高的包括食饮、医药、军工、农业、化工、钢铁等。

一般“七翻身”行情由资金面及其预期回暖催化,且需搭配前期负面因素的边际改善。今年除年报及一季报避险外可比性较低,前期调整主因:1)地产去库政策成效尚未充分显现;2)监管收紧下小微盘承压等。对于地产,一方面我们的模型显示当前A股风险溢价中隐含的地产预期或已实质性超调,另一方面30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同比、领先指标贝壳KMI指数近期均有所回升;对于小微盘,6月以来ST/*ST/退市数量或较5月回落,有17家ST公司“摘帽”,且经过2月初流动性冲击释放后,资金面尾部压力不大。市场预期不高的背景下年中日历效应或仍可期待:1)资金面,ETF、短线资金回流下有支撑;2)估值面,风险溢价回升至接近滚动1年均值上方1.5x标准差附近;3)政策面,三中全会、7月政治局会议或在财税、地产、新质生产力等领域出台增量政策,有望提振中期风险偏好。

市场结构

国内流动性

海外流动性

A/H分行业估值

风险提示

国内经济不及预期:若国内经济不及预期,可能导致A股分子端承压,同时也会拖累投资者风险偏好;

政策不及预期:若国内政策不及预期,可能影响远期盈利预期和风险偏好;

海外流动性超预期恶化:若海外流动性超预期恶化,可能导致A股分母端承压;海外权益市场也可能因此出现 Risk-off,风险偏好的下行或进一步传导至A股市场。

本站声明: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

>>> 免费的在线股票AI分析系统
点赞()
用户评论
沪ICP备2023002154号
版权所有:上海梓绎征信服务有限公司
@2023 配查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