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ETF市场爆炸性增长,三年内流入量激增五倍。



根据晨星(Morningstar)的数据,中国交易所交易基金在过去五年中出现了“惊人”的增长,资金流入量不断创下新高。
“过去三年,中国ETF的年度流入量激增了近五倍,”晨星分析师王万达(Wanda Wang)在6月份的一份报告中表示。
根据这家美国金融服务公司提供的数据,中国ETF的年度总流入量从2021年的1272亿元人民币(174.9亿美元)激增至2022年的3872亿元人民币。2023年,这一数字达到6043亿元。
截至去年底,中国ETF管理总资产规模(AUM)是2020年底的两倍多,达到1.82万亿元。
“2018年至2023年,中国ETF管理资产年均增长率达到惊人的40%,总资产管理规模每年都创历史新高,”晨星报告称。
这家金融服务公司表示,自2022年以来,更广泛的中国A股市场一直“不温不火”,只有某些利基行业有亮点。
在这种背景下,主动管理型基金要想跑赢大盘变得具有挑战性,这有助于推动中国的ETF市场,并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将总资产管理规模翻了一番,达到2万亿元人民币。
“机构投资者的投资流入了基础广泛的指数跟踪ETF,这是中国ETF快速流入的最重要部分,”王补充道。
特别是股票产品在过去三年中获得了“巨大的吸引力”,截至2023年底,占中国870只ETF总数的96%。
Wang写道,中国股票ETF的资金流入和年度资产管理规模也创下历史新高。仅2023年全年流入量就达5756亿元,超过了2019年至2022年的总流入量。
此外,在半导体行业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大量资产被投入到晨星所谓的行业股票技术和通信类别中。
相反,报告显示,股票、金融和房地产行业出现净流出。
固定收益ETF占ETF总数的4%,在产品发布和资产管理规模增长方面发展较慢。大宗商品ETF(主要是黄金ETF)占比不到2%。
晨星指出,中国的ETF市场往往集中在中国资产管理、易方基金和华泰松桥等领先的供应商,这三家ETF供应商是资产管理规模最大的三家供应商。
本站声明: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