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辰储能第三次IPO面临生死局

2025-11-26 14:34:229 0

>>> 实盘10倍股票加杠杆平台

在能源存储领域迅速崛起的海辰储能,正以惊人的营收增长吸引着资本市场的目光,然而其光鲜业绩的背后,却隐藏着多重经营隐患。随着公司第三次递交招股说明书,其IPO征程愈发显得紧迫而充满变数。

从财务数据来看,海辰储能的营收规模确实呈现爆发式增长。2022年至2024年间,公司营收从36.15亿元跃升至129.1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接近90%。2025年上半年更是实现69.71亿元营收,同比增幅达224.6%。但若深入剖析其盈利质量,便会发现这些数字背后暗藏玄机。

尽管公司在2024年实现账面盈利,但其利润构成严重依赖政府补助。数据显示,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期间,公司累计获得政府补助达26.53亿元,远超同期经营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若剔除这些补助,公司实际处于亏损状态。这种依赖外部输血的盈利模式,令其财务可持续性备受质疑。

更令人担忧的是公司的流动性状况。截至2025年6月末,资产负债率已攀升至75%,远超行业健康水平。贸易应收款项高达77.03亿元,回款周期延长至227.9天。与此同时,银行借款达109.7亿元,而现金及等价物仅39.05亿元,难以覆盖短期债务。虽然2025年上半年经营活动现金流转正,但这主要得益于拖欠供应商33.1亿元货款,而非经营质量的实质性改善。

在技术层面,海辰储能正面临严峻的知识产权挑战。2025年7月,公司总裁办主任因涉嫌侵犯商业秘密被司法机关采取强制措施。此外,宁德时代先后以不正当竞争和专利侵权为由提起诉讼,索赔金额达1.5亿元,并要求转让9项专利所有权。值得注意的是,公司创始人曾因违反竞业限制协议向宁德时代支付违约金。这些诉讼若最终败诉,可能动摇公司技术原创性的市场信任。

海外市场的发展同样波折重重。美国市场曾贡献公司26.2%的营收和42.3%的毛利率,但2025年7月生效的《美国大而美法案》对此造成严重冲击。该法案将纯中资企业列为“受禁止外国实体”,使其产品失去获得美国联邦补贴的资格。为应对此情况,海辰储能虽宣布在得克萨斯州建厂,但现场实勘显示其设施仅具备模组组装能力,缺乏核心电芯生产线。

更严峻的是,美国两党议员已提议将海辰储能纳入“实体清单”,若获通过将导致技术断供和设备进口受限。与此同时,公司与印度信实集团的技术合作传闻也引发关注,尽管公司声明否认相关报道,但未就技术输出细节作出明确澄清。

面对这些挑战,海辰储能的IPO进程显得尤为关键。自2021年以来,公司已完成四轮融资,累计募资约80亿元,估值达250亿元。但融资输血终非长久之计,公开上市已成为必然选择。值得注意的是,公司在前次招股书失效后仅一个月即再次递交申请,显示出对上市志在必得的决心。

然而,在六个月的招股书有效期内,公司需应对地缘政治风险、财务结构问题和知识产权诉讼等多重挑战。曾经吸引众多投资机构的“海外高增长”故事正在瓦解,估值基石受到动摇。在此背景下,港交所的上市之门虽仍敞开,但海辰储能更需要回答的是:在重重困境中,公司能否支撑至成功上市的那一刻?

>>> 免费的在线股票AI分析系统
点赞()
用户评论
沪ICP备2023002154号
版权所有:上海梓绎征信服务有限公司
@2023 配查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