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用事业及高铁票价上涨初期,红利类股或迎系统性估值提升。



核心观点
公用事业和高铁涨价背后,市场通胀预期或将提升,利率下行想象空间收窄,红利资产对应的行业价格弹性相对较小,提价逻辑或将成为红利资产超越“高股息”以外的新支撑。
作者:覃汉/崔正阳
全文:1792 字 | 9 分钟阅读
正文
一、公用事业和高铁票价涨价对通胀影响几何
近期,部分城市电价、水价、燃气价格等上涨,以及部分线路高铁票价将于6月开启涨价窗口。如何评估公用事业及部分交运价格上涨对通胀(CPI和PPI)的影响,这将对后续大类资产选择具有参考意义。
评估之前,首先需要获取提价部分在CPI组成中的权重,再根据涨价幅度估算拉动幅度。
我们将使用两种方法来测算公用事业部分在CPI中的权重,公用事业部分主要对应CPI分项中的水、电及燃料(下文简称水电燃)。
方法一:利用全国居民人均现金消费支出估算,2020年和2021年水电燃在居民消费支出中的比重分别为5.12%和4.73%。
方法二:多元线性回归法,使用2020年以来CPI中食品烟酒分项、水电燃分项、交通工具用燃料分项以及核心CPI数据来估算,结果显示我国CPI中水电燃料权重约为5.7%。
综合来看,本文假设水电燃在CPI中的权重约为5%。
同样地,依据全国居民人均现金消费支出估算,交通在CPI中的权重约为12%。而根据交通运输部《2022年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统计公报》中数据,铁路运输在营业性客运量中占比约为29.9%,高铁营业里程占铁路营业里程约27.1%,保守估计高铁运输在CPI中的权重大约为1%(如果考虑到高铁票客单价相对较高,则高铁运输在CPI中权重会更高)。
整体来看,考虑间接影响后,公用事业和高铁票价上涨对CPI的贡献可能处于0.18-0.72pct之间。如果考虑到中下游会通过压缩利润消化一部分,公用事业涨价对CPI的实际间接影响或低于上述估算值。
如果按照5%作为水电燃在CPI中的权重,假设水电燃价格平均涨幅在2%-8%,则对应公用事业涨价对CPI的贡献为0.10-0.40pct;如果按照1%作为高铁运输在CPI中的权重,假设高铁票价平均涨幅在5%-20%,则对应高铁运输对CPI的贡献为0.05-0.20pct(如果按照2%作为高铁运输在CPI中的权重,则高铁提价对CPI的拉动或将达到0.10-0.40pct)。
此外,考虑公用事业涨价对CPI间接影响。公用事业价格上涨对CPI间接影响需要首先估计其在其它行业成本中占比,以及价格上涨之后对其它行业价格的带动作用。2019年全社会工业用电48473亿千瓦时,北极星输配电网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工业平均销售电价为0.635元/千瓦时,对应总额为3.078万亿元。根据2020年投入产出表,全社会总产出约为增加值的2.66倍,则2019年98.65万亿GDP大约对应262.41万亿总产出,据此估算用电支出占居民消费支出比重约为1.17%,再根据电力、燃气、水的生产和供应业2023年的营收规模推算水电燃支出占比共计约为1.4%。如果公用事业涨价2%-8%,即使全部转化为中下游涨价,对应拉动CPI的幅度为0.03-0.12pct。
PPI方面,水电燃的拉动作用更显著。以2023年各行业营收占比作为PPI分项权重估计,水、电力热力与燃气的生产和供应业占PPI的比重分别为0.4%、7.3%与1.3%,水电燃分项在PPI中的权重明显高于在CPI中。
除分项直接拉动外,水电燃和高铁运输价格上涨也会给其他行业成本抬升带来间接作用。我们利用国家统计局2020年投入产出表中数据,计算PPI各细分行业的中间投入里水电燃和高铁运输的占比(铁路运输占比×高铁营业里程占铁路营业里程比重约得高铁运输占比),并假设成本可以完全转移。
结果显示,2%-8%的公用事业价格涨幅可以为PPI同比贡献0.25-0.98pct,5%-20%高铁票价涨幅可以为PPI同比贡献0.01-0.03pct,综合来看,公用事业和高铁票价上涨对CPI的贡献大致在0.25-1.01pct。
整体来看,在其他因素保持不变、2%-8%的公用事业价格涨幅和5%-20%的高铁票价涨幅假设下,CPI同比大致可以提升0.18-0.72pct,PPI同比大致可以提升0.25-1.01pct。
本轮公用事业类价格上涨背后,我们认为市场启示可能有以下三点:
第一,公用事业和高铁票价上涨目前正处于初期,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发展模式,公用事业类企业后续可能逐步向市场化方向过渡,价格可能也会持续上涨;
第二,以公用事业为代表的红利类股票可能迎来估值系统性提升,由于该类行业整体价格弹性较小,消费量受提价影响可能相对较小,价格上涨逻辑或将成为红利资产超越“高股息”以外的新支撑;
第三,前期CPI同比低位徘徊,叠加公用事业和高铁票价对CPI同比拉动有限情况下,基于惯性思维,市场通胀预期可能持续偏低,但本轮涨价周期开启后,通胀预期或将得到提升,利率下行想象空间收窄。
二、风险提示
估计算法误差:本文部分估算方法可能存在时效性或者统计口径不合适问题,导致估算结果与实际结果可能产生偏差;
假设条件误差:如果公用事业或者高铁票价涨价不及或者超出本文假设幅度,则会导致相应估算结果出现偏误。
本站声明: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